成瑜畢竟是成王,以如今身份待在原國都城太過危險。同杜晏達成協議之後,翌日,成瑜就離開原國,回到成國準備後續事宜。
二月,虎視眈眈已久的江成二國,向原國宣戰。
三月,邊疆戰情陷入僵持。
成瑜方麵計劃順利,杜晏這方卻遇到了不小的麻煩。計劃中極其重要的一環,他的外祖父大將軍拒絕配合。
王後將手中密信遞給杜晏,此信乃是自邊疆傳來大將軍親筆書寫,並言明要杜晏親啟。
杜晏也不避諱王後,直接展開細讀,其中所書之意,並未超出他計劃之外。信上所言,大抵上皆是忠君愛國之事。
大將軍言明現下原玨被圈禁,其餘王子尚且年幼,無人能同他爭這王位,勸導杜晏不要操之過急,免得落下個弑君弑父的千古罵名。
杜晏看完,將信紙折好,置於油燈之上點燃”母親不必憂心,我早已料到外祖沒那麼容易妥協。聽聞外祖還送了封信給舅舅,信上所言為何?”
王後輕聲歎了口氣“父親送予兄長之信,措辭比之你手頭這封嚴厲多了,他在信中將兄長罵了個狗血淋頭。”
杜晏笑了笑“外祖還是如此剛直,無妨,由我來說服外祖。”
王後聞言,感歎道“眼下也隻有你能說服父親,自小就隻有你能讓他退讓幾分。”
大將軍吳起的火爆性格人儘皆知,他為人剛正且頑固,卻唯獨對杜晏是另眼相待。
王後正欲去取紙筆,卻被杜晏阻止“阿母,此事事關重大,我打算去見外祖一麵。”
大將軍當初曾經同先王並肩打下原國霸主地位,同先王情誼深厚,對先王可謂是忠心耿耿。
隻是原王即位後,對大將軍諸多猜忌,一直在慢慢分散吳家手上兵權。
大將軍雖脾氣直,卻也不是蠢貨。為了安原王的心,也為顯示自己的忠心,他將女兒嫁於原王,將兒子留在都城負責城防。
一兒一女表麵上看起來無限風光,實則都是為了安撫原王留在都城的人質。
即便如此,心胸狹窄的原王依舊是把吳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杜晏兄妹實則並非是王後所懷第一胎。
當初王後懷上第一胎之時,有醫官切脈言道腹中胎兒十之**乃是一位王子。不久之後,王後就因故落胎,雖說在那之後動手的夫人被原王貶為庶人。
然王後在之後卻調查清楚真相,那夫人不過是原王手中的刀,實際上的幕後指使乃是原王。這才有了之後的誕下龍鳳胎,王後卻將杜晏扮作女子養大之事。
此事在大將軍忠誠不二的心中留下陰影,即使依舊為原國鎮守邊疆,心中卻難免生出幾分怨氣來。他寄回的密信,雖是疾言厲色,其實與其說是在訓斥吳中尉,不如是以這等言語警示自己。
杜晏現下要做的事情,就是成為擊垮大將軍心防的最後一擊。
王後聽聞杜晏說要親自前往邊疆,有些憂心“此去路途遙遠,你待以何名義離宮,才不會引起大王疑心?”
如今邊疆戰事緊急,大將軍手握重兵,原王對於吳家的忌憚自是到達。留於都城為質的王後或是吳中尉,但凡有所異動,都會引起他的警惕。
“如今戰事僵持不下,正是前往陰陽大家祁子處祭天祈福的好時機。”杜晏道,“大王定然不會允母親離開,我自然是當仁不讓之人選。”
“依你所言,我這就修書一封送予祁子。”
數日之後,長公主憂心邊疆戰事,前往陰陽大家祁子處靜修,為國祈福。
醴城,乃是原國最南端之郡城,向前翻過山脈便是江國領地。
如今原國大軍駐紮於距離醴城三十裡之外,同江成二國聯軍隔山對峙。
戰事陷入僵局以有一段時間,醴城糧倉已然見底,將要供給不上大軍需求。恰在此時,來自都城的糧草補給到達邊境。
醴城郡守欣喜若狂,稱要好生款待帶來救命糧草的押運官。然押運官表示,都城來的使者去了大軍營地傳令,一切事宜,需等使者回來再議。
與此同時,披著鬥篷的原王使者,執王令直入大軍營地,進了正中央的帥帳。
大將軍正立於地圖之前,研究戰情,聽聞都城有使前來,便放下手中事務迎接。不想進來的卻是披著鬥篷,看上去藏頭露尾之人。
大將軍戎馬一生,頃刻之間便發覺不對,右手直接就按上腰間短劍,喝道“你是何人,都城來使何須如此藏頭露尾。”
來人並不慌張,而是慢條斯理地掀開鬥篷,露出一張俊美的臉來“外祖。”
大將軍一愣,細細端詳半晌,才勉強喚道“晏兒?”
也怪不得大將軍一時之間沒能認出自家外孫,他本就長期駐紮於邊疆,同杜晏上一次見麵還是對方十歲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