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陸信人沒有來,來的人是於清波。
於清波下車就解釋說:“陸哥還在忙酒廠的事情,今天他到豫南省城鄭州有點事,把車開到鄭州,就讓我開著車過來拉泥鰍。”
解釋完於清波就問:“晴天。今天應該沒有泥鰍吧?我早先聽天氣預報,豫南省的西南部這幾天一直下大雨,河裡應該都漲洪水了,村民們沒法下河摸泥鰍,你就收不到泥鰍了嗎?”
宋晴天說:“我們這裡是下了幾天的大雨,可是我答應陸哥的事,肯定不會讓他跑空腿的。”
說完就領著於清波,來到院子中,指著院子中20個塑料大桶中活蹦亂跳的泥鰍說:“清波哥,你說看吧,今天還比往常更多呢,700多斤。”
於清波這下就想不通了,河裡漲水了,哪裡弄的泥鰍,就笑著問:“你這泥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晴天霹靂一聲響,天上紛紛掉泥鰍。”
宋晴天笑著回應,“我也是這麼覺得的。”
玩笑過後,宋晴天就把真實的情況告訴於清波。
於清波驚奇的說:“還真看不出來,你有這樣好的人脈,那個幫你的人叫什麼趙雷鳴的,和你什麼關係呀?”
於清波這樣問,宋晴天就有些不好意思,不知道如何解釋才好。
要是說是趙雷鳴和自己沒啥關係,可是有預謀的幫了這麼大的忙,於清波也不信啊,要說趙雷鳴和自己有關係,自己一個女生,和一個男的能有什麼關係?那就讓人無限遐想了。
秦小飛聽到這樣的話,也看出宋晴天為難,就出來打圓場,“趙雷鳴是我的一個兄弟,我這兄弟熱心腸,就幫了我們。”
於清波那日在老君廟春會看到秦小飛,就問:“你也是一直幫晴天做生意的嗎?”
秦小飛笑著點頭。
宋晴天介紹說:“他叫秦小飛,我們是一個村子的。”
這下於清波就想通了,秦小飛和宋晴天是一個村子的,來幫忙做生意的,秦小飛的朋友有遠見,就幫上了忙,才弄到這些泥鰍。
這也算是宋晴天的人脈好,於清波也對這個沒見過麵的趙雷鳴產生了點興趣,這小子蠻聰明的,做事情倒是會未雨綢繆啊。
於清波說:“我和陸哥都以為你沒有收到泥鰍呢,你還真有些本事。”
宋晴天說:“我還是那句話,我肯定不能讓陸哥跑空腿,我既然答應他了就要做到。”
於清波伸了伸大拇指說:“陸哥真的沒有看錯人,不過給你說實話,我這次來就是運不到泥鰍,也不會跑空腿的。”
“你這話啥意思?”
於清波說:“你去把車廂後門打開看看就知道了。”
宋晴天把車廂後門一打開,一股濃鬱純烈的酒香就撲鼻而來,車廂裡麵裝滿了老白乾白酒。
於清波說:“我其實這次專門是給你送酒的。陸哥說上次給你的白酒才60斤,肯定早就賣完了,估計也打開了市場,積累了一些經驗,所以這次就加大了量。”
“陸哥辦事,真的讓人敬佩,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我就說這次陸哥來想讓他多帶一些酒,沒想到就帶來了。”
“這次是1000斤白酒,夠多嗎?”
宋西風在一旁驚呼了一聲,“這麼多這麼多啊?”
於清波笑著說:“宋西風,你侄女可厲害了,我陸哥說,你和你侄女齊心合力,這1000斤不夠你賣一個月。”
宋西風半信半疑的說了一句,“真的嗎?”
“那當然啦,我陸哥看人是從來不會看錯的,除了閆小蝶。”
宋好奇的追問了一句:“閆小蝶是誰?”
於清波趕緊捂住了嘴,“這事兒你可彆問,我都不敢提起的,陸哥聽到是要生氣的,你可彆在他麵前提起這件事。”
於清波送來了白酒,正和宋晴天的心意,幾個人把白酒搬下來,堆放東側三間的門麵房中。
一壇白酒30斤,1000斤就是30多壇子,三間門麵房裡麵有了東西,瞬間看起來有模有樣的。
白酒放好,幾個人就幫忙開始往車裡裝泥鰍魚。
於清波說:“我看著這次的泥鰍特彆好,個頭均勻,又肥又大的,要是每次都這樣,陸哥就好去酒店裡麵賣了。”
於清波無意間的一句話點醒了宋晴天。
自己長期收泥鰍,指望三河村的三個村子村民去摸泥鰍,雖然是野生的,營養價值更高,可是在80年代,人們對於野生這個概念還沒有太大的心理追求。
物質匱乏的年代中,能吃飽穿暖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吃魚和肉類都喜歡又肥又大的東西。
趙廣寬能利用發酵池養出這麼好的泥鰍,宋晴天覺得要迅速發展人工養泥鰍,有時間趕緊把養泥鰍的事情走上日程。
如果在三個村子裡麵找到合適的人,讓他們學著趙廣寬的模式養泥鰍,到時候可以定點定時的去收購,這樣節省了不少時間,也能給養泥鰍的村民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於清波又說:“最近陸哥除了忙酒廠的事情,還在找廚師研究新的菜譜,他想把三川鎮的泥鰍推廣到大飯店裡麵,因為三川鎮的泥鰍營養特彆好,對於一些體弱的病人和老年人的身體有巨大的益處,如果能推廣出去,價格就能提升,就能賺大錢啊。”
雖然陸信隻是推廣泥鰍給飯店,能在這個吃飽穿暖的時期,想到推廣保健營養的產品,不得不說他這個人太有遠見了。
宋晴天也想到在21世紀時候,三川鎮泥鰍是豫南省一個非常響亮的保健食品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