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鳳凰石的傳奇故事(2 / 2)

潘鳳年說:“我祖上在清朝的時候,那是我太爺爺的爺爺,曾在京城中一家有名的古玩商行做過大朝奉。

那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事情,在一個午後,有一個年輕的男人帶著一塊雞血石去找祖上鑒定,我祖上一看到那個雞血石就是傳聞中的鳳凰石,從來麵對任何珍奇異寶都不動聲色的他,看出來是鳳凰石,頓時露出震驚的表情,這個來鑒定的年輕男人從祖上的表情中,看出來自己的雞血石是個絕世寶貝,拿起雞血石就一溜煙的跑了。

後來,我祖上後悔不已,覺得不該表現的那樣震驚,可是他實在無法控製心中的激動,因為鳳凰石實在是名頭太大,太富有傳奇色彩了。到最後他除了知道那個年輕人姓張,其他的一點關於鳳凰石的消息都沒有。”

“潘伯,你說這麼久,那鳳凰石究竟有什麼傳奇故事?”

潘鳳年又不緊不慢的給她講了一段故事。

明朝初年,昌化開始對雞血石開采,其顏色質地和傳說來曆,深得文人和富商的喜好。

其中,江南首富沈萬三最愛收藏。

在沈萬三的眾多藏品中,有一件是他最為喜歡的,就是潘鳳年剛才說的唯一的一件鳳凰石。

從明朝初年,昌化開采雞血石開始到二十一世紀,總共就發現過一枚帶有鳳凰花紋的雞血石。

因為獨特,稀有,而價值不菲。

這塊鳳凰石沈萬三是愛不釋手,幾乎是天天都握在手裡。

後來,沈萬三的商業競爭對手得知這個情況,就向上級官員舉報沈萬三私自收藏帶有鳳凰圖案的物件,有違禮製,是僭越的死罪。

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得知此事以後,又想到沈萬三富可敵國的財富,擔心他一旦圖謀不軌,剛剛建立起來的大明王朝就會進入混亂狀態。

朱元璋就命當地官員逼迫沈萬三拿出財產修建城牆,犒賞軍隊,又三麵兩刀的指證他收買人心,欲行不軌,借機向除掉沈萬三。

沈萬三眼看自己的性命岌岌可危,就托人把鳳凰石送到孝慈高皇後手中。

孝慈高皇後就是大名鼎鼎的馬大腳馬皇後。

馬皇後是個賢德的人,朱元璋在前殿處理事情,有時非常生氣,馬皇後等朱元璋回到後宮,常常依據事理委婉地勸阻。朱元璋的性格雖然剛毅,但因為馬皇後的勸阻而能夠減免刑罰的人也有很多。

對於沈萬三這件事,馬皇後也出手相勸,怎奈朱元璋疑心太重,最後還是殺掉了沈萬三。

鳳凰石從此就落入馬皇後的手中,馬皇後一生節儉,視鳳凰石這類物件為奢華之物,隨即收入皇家的國庫中,再不過問。

馬皇後死後,這個鳳凰石就神秘的失蹤了。

有人說被埋進了馬皇後的陵墓中,也有人說被馬皇後送給李文忠的幼女。

更多的人則傾向於後者。

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明朝開國的著名將領,謀臣,深得朱元璋和馬皇後的信任,李文忠生了三個兒子,中年才得一女,愛如掌上明珠,馬皇後也喜愛此女,將鳳凰石賜予李文忠的幼女。

朱元璋死後,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以“清君側”之名意欲奪取朱允炆的帝位。

朱棣的部隊從北京打到了南京,明初的官員和將領誓死抵抗朱棣的犯上作亂。

此刻,李文忠已經亡故,他的長子李景隆與朱棣沆瀣一氣,打開了南京城的大門,把朱棣引入城內,建文帝朱允炆無路可走,在明皇宮中放火自殺。

李家是忠良之輩,李文忠更是以身作則,沒想到李景隆居然對於朱棣的攻打南京城不予抵抗,反而引他入城,這嚴重的違背了李家的忠君愛國之心。

李文忠的幼女誓死不予哥哥李景隆為伍,南京城破之日,她自殺殉國而死。

自此,鳳凰石徹底的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

元末明初收藏家曹昭撰有《格古要論》三卷,其中金鐵四論下卷中的異石五論,這一卷就提到了鳳凰石和李文忠幼女自殺殉國的事情。

《格古要論》從嚴格意義上說,是華夏國第一部作為鑒定文物真偽的著作,因此鳳凰石的傳聞就從這裡開始,在古玩界金石中名聲大振。

直到乾隆年間,潘鳳年的祖上無意中從一個姓張的年輕男子手中見到了鳳凰石。

潘鳳年的祖上事後痛心疾首,把這件事寫進了他的鑒定筆記中,詳細的介紹了鳳凰石的尺寸大小,重量,顏色,花紋,無一處不詳細。

潘鳳年自幼就熟讀祖上的這本筆記,對這個鳳凰石記憶猶新,沒想到年老之際,居然在宋晴天的手中見到了這個鳳凰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