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雷鳴買房(1 / 2)

那日,趙雷鳴和宋晴天通了電話之後,趙雷鳴知道姚小桃是個不務正業的女人,趙庚舉是個懶惰的人,這日子肯定過的艱難。

也不知趙庚舉考上高中沒有?如果考上那更要交學費。

不管以前姚小桃對他如何的不好,姚小桃畢竟養大了他,養育之恩不能不報,趙庚舉更是他一手帶大,十二年的兄弟情誼趙雷鳴習慣了照顧他。

如今自己賺了點錢,就想著要顧及一下他們娘倆個,於是給他們郵寄了500塊錢,此刻對於姚小桃母子可謂是雪中送炭。

此刻的趙雷鳴可是一心想著如何去香港,去尋找中環渣打銀行保險櫃中的鳳凰石。

當時的香港屬於英殖民地,過香港也是要辦理通行證,隻不過,不是像現在的公安局出入境處申請的港澳通行證,而是像護照差不多的,而且是需要經過英國允許才可以辦理的。

英國政/府為了不引起大範圍的內地人口入港,也設立了一些限製措施,比如像趙雷鳴這樣的內陸人,無親戚在港,又非香港的從業人員,就在限製範圍之內。

他現在在廣州的熟人就梁宣或許能幫上忙。

梁宣的姐夫汪嵩是創新建築集團的,可能因為商業原因有去香港的機會,趙雷鳴拜托梁宣留意如果有機會,讓汪嵩帶他去香港一趟。

偏偏汪嵩的職位,幾乎沒有入港的機會,趙雷鳴有點迫不及待,甚至想到了偷渡。

韓重作為從國家部隊出來的人員,一再堅持拒絕趙雷鳴用非法的手段做事情。

這日,樊誠樊語兄妹來找趙雷鳴,說是三合村那邊準備建設一個市場,市場有店鋪出售,問他們想不想在市場買個店鋪賣衣服。

三合村市場的用地也是三合村的土地,對於本村的居民買商鋪是有優惠政策的,恩人的兒子每日風吹日曬的在街上擺攤做生意,樊誠兄妹心中甚是過意不去。樊誠立刻就想到了趙雷鳴。

趙雷鳴心下也沒有注意,就問了侯富。

侯富說:“如果有個固定的店鋪最好,可以不受天氣影響繼續可以做生意,南方多雨,很多時間不能再外麵擺攤,減少了一大部分的收入。”

趙雷鳴心想也是,就問起樊誠那市場的房子價格。

樊誠說:“最近內地來廣州做生意的人特彆多,三合村地處珠江岸邊,水路路陸條件都不錯,商業用地,店鋪的價位挺高的,一平米都要1000多塊錢,如果以我們村的名義去買,一平米最少需要1000錢。”

80年代的商鋪麵積一般都超過了100平米,那最少要10萬塊錢。

趙雷鳴等三人做了兩三個月的生意,連本帶利三人合起來也才3萬塊錢。

10萬塊錢,距離差的遠呢。

趙雷鳴想了想說:“我們暫時沒有那麼多錢,先不考慮了。”

樊語趕緊說:“雷鳴哥,我和我哥來找你,也不是讓你一個人掏錢買的啊。”

“樊語,你這話是啥意思?”

“我哥和我都商量過了,之前不是創新建築拆遷我們的房子,給了我們一些賠償款,原是每家1萬,我和我哥分彆代表一家,然後這個市場占用我們村子的土地,每畝地地也賠償了不少錢,加起來差不多也有七八萬,可以先給你用。”

趙雷鳴想想在他們家吃飯時候,他們吃的大都是素菜,說是省錢給樊誠收養的那些孤兒們蓋孤兒院,這錢他是要了,那些孤兒們怎麼辦?

“樊誠,樊語,你們的心意我領了,那些錢還是花在那些孤兒們的身上吧,我這做生意也不急於一時。”

樊誠說:“雷鳴,還有一件事沒告訴你,上次尤泰鬨事,創新建築集團的董事長夏啟明那老頭去了我們村以後,不久又回去找我,說是他免費給蓋一座孤兒院給那些孩子們,所以孩子們也不需要花這筆錢了。”

韓重說:“夏啟明那老頭還有些慈悲心啊。我還以為他會找雷鳴的麻煩呢,這麼久也沒啥動靜,看來是我看錯了。”

樊誠說:“其實,夏啟明找我說這事兒的時候,還附加了一個條件,說孤兒院以後要以創新建築集團的名字命名,要求我在報紙上麵公開致謝創新建築的慈善行為。”

趙雷鳴明白了,這夏啟明這樣做無非是想提高創新建築集團的知名度,靠慈善行為贏得口碑,這分明是沽名釣譽之徒。

這些孩子可是樊誠親自撫養大的,怎麼就一轉眼成了創新建築集團的功勞了。

“樊誠,那夏啟明就是利用你的功勞獲取民眾和政/府的好感啊。”

樊誠說:“我本想隻要孩子們能好,什麼名聲我都無所謂,就答應了他。”

“那夏啟明有沒有答應,以後這些孩子,以及以後繼續收養的孩子們,他們的生活學習支出誰負責?”

“創新建築集團答應蓋一所孤兒院,其他的什麼都沒有承諾。”

趙雷鳴說:“這夏啟明真是夠精明的,一座房子,就把你多年的辛苦全部算在他的頭上。”

樊誠說:“原本,我想著隻要孩子們好,其他都無所謂,我收養他們並不是為了賺什麼名聲,夏啟明能為孩子們蓋一所房子,也算是功德一件,得點名聲也是理所應當的。”

趙雷鳴心想這話也對。

樊誠兄妹隨後一再堅持讓趙雷鳴收下錢,趙雷鳴寫了欠條這次收下錢。

有了足夠的錢,樊誠兄妹和趙雷鳴,韓重,侯富就去三合村市場處看房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