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金山說:“晴天,你的意思我們都懂,我們的生意做大了,這樣的機會肯定多,可是要怎麼做大,現在我們都想聽聽你的規劃。”
人家陶金山都這樣的上心,宋晴天突然感覺自己有一些不思進取的樣子,這樣還女首富,就是異想天開了。
宋晴天說:“陶大哥,你下午說你也有些想法,我想先聽聽你的。”
陶金山說:“方便麵最近的銷售一直在增長,南陽市三區十三縣都有穩定的客戶,接下來的時間,我覺得有必要提高產量。”
宋晴天問了秦小飛,“你覺得產量問題能有大幅度的增長嗎?”
秦小飛實話實話說:“現在四個車間都開始運行了,沒有更多的廠房了,需要擴大生產,必須要重新建造廠房。”
宋晴天笑道:“這個問題也是我想的問題,下午我看了銷售記錄,陶大哥在南陽市三區十三縣都有了銷售點,還似乎想彆的地區銷售的一些記錄。這樣的銷量是有必要增加銷售量,可是小飛說的也對,三川鎮的廠房已經用完了,這也是個難題。
秦小飛說:“韓鎮長不是當初批了兩塊地嗎?我們把那一片也蓋上廠房。”
宋晴天搖搖頭說:“那片地太小,三川鎮畢竟交通也不是很便利,我覺得如果要建設一個新廠房,絕對不會在三川鎮。”
“你的意思是……”
“在南陽租的這個倉庫後麵不是有一大片的空地嗎?”
開新廠這樣的話題提出來,大家都很歡欣,可是宋晴天卻轉了話鋒。
“提高產量必須要開新廠,可是工人,管理人員以及省內其他地級市的銷售人員,這些都要齊備才行。”
陶金山問:“是不是又要招工人了?”
“不但要招工人,而且要找管理人才。”
“管理人才?”
眾人都聽得不明白。
聽不明白也正常,跟著宋晴天創業的這些,打都沒有進過企業,不知道企業的管理和人才的重要性。
八零年代初期,宋晴天雖然開了廠子,但是在人們的眼中,和一個個體戶也沒啥區彆。
宋晴天要做的不是個體戶,而是企業,比前世更為出色的多元化晴天集團。
目光遠大不行,硬件軟件設施都要跟得上才對,企業管理是一個企業生存的命脈,宋晴天自然懂這些,今晚上她就是要想把這件事給安排妥當。
“說到這件事,我就要說一說我今天發現的問題。特彆是我三叔的問題最多。”
在這個思想還不先進的年代中,很多東西人們都沒有接觸過,宋晴天要想講的明白,就要拿實例說話。
宋西風是自己的三叔,拿宋西風舉例,宋晴天覺得正合適,一是隻要宋西風維護自己,下麵的話好說,事也好辦。二是宋西風是親人,說什麼話也不會怪罪她,這一點宋晴天對宋西風還是很有信心的。
原本,宋西風以為自己做了一個月的好成績,宋晴天會誇他,此刻聽這話宋晴天這是在挑他毛病。
跟著宋晴天這麼久,宋西風還沒有見過宋晴天做什麼事兒,說什麼話有不妥的地方,就虛心的問:“晴天,有啥不對的你就直接說,我好改正,大家聽了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也能避免。”
宋晴天心裡很滿意宋西風的配合,“三叔,一個人做事情,是很難的。但是你一個人從業務銷售到賬目,都自己做,這點很辛苦,時間長了勢必會出一些問題。特彆是關鍵的一點,你的賬目是商業秘密,萬不能隨便讓人看。”
這話說出來,唐金枝麵子上就有些不好看。
自己又不是非要看宋西風的賬目,是他讓自己幫忙的,晴天這話說的好像自己錯了似的。
宋晴天知道唐金枝心裡肯定會這樣的想,就笑著對她說:“金枝嫂子,我這個人說話喜歡直接,你也彆放在心上。比如我問你一個問題,如果有人要看你手中方便麵才賬目,你願意給他們看嗎?”
唐金枝搖搖頭。
宋晴天說:“這就是了,我們以後的賬目,除了我們自己,其他人都不能看。我方才說三叔的話,並不是責怪你,而是提醒三叔,賬目必須自己保留,如果自己做不了,我們可以請專業的會計人員。”
此番話一出口,唐金枝也找不出毛病,心裡就舒服多了。
“晴天,你不怪我就好。”
“這是我三叔做的不對,我怎麼能怪你,你也是好心幫忙,我也不是不分是非的人。再說,我說這話的意思也是想給三叔找點人幫忙管賬。”
宋西風一聽就問:“晴天,你意思是找個賬房先生?”
這都啥年代了,宋西風這樣的年輕人思想還把不知道會計這個職務,管叫賬房先生。
必須接受新事物了,也必須要改變。
不然怎麼能跟上時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