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晴天笑著說:“我說的是5000一下的,1000也是5000一下的。”
“你這妮子,你這樣是生意沒法做了,我不賣給你了。”
潘鳳年顯然有些生氣,這妮子難不成又像和上次一樣,想讓我賠本賣給她,上次因為鳳凰石緣故,自己才賠本賣給她一個粉色雲紋掛件。
宋晴天笑著說:“潘伯伯,你聽完我說話在決定賣不賣給我,如何?”
“有什麼好說的?”
“潘伯伯,麻煩你先聽完。”
宋晴天不顧潘鳳年心情不好,依舊滔滔不絕的說了一番話。
“在玉器行業,原石的價格和成品之間的銷售價格之間最少有五倍到十倍的差距,比如你你這個萬福擺件,賣價是5000塊錢,其實原石成本價在500塊錢左右。加上工錢,你的店鋪支出各項的費用,成品以後不超過1000塊錢,我給你2000塊錢,潘伯伯已經賺了一倍,難道我們認識這麼久,我們之間的情義不夠你賺的這1000塊錢,這個年代,1000塊錢夠一個普通工人上幾年班了吧?”
潘鳳年聽完臉色都變了,指著宋晴天,“你……你這麼了解的這麼清楚?”
上輩子,宋晴天創業之前的時候,最初就是在南方打工,給彆人當售貨員。
其中,她就在南方的玉器店幫人賣過玉器,那家的玉器店的老板是潮汕人,在廣東揭陽有一個玉器的加工廠。
老板人不錯,老板娘更是喜歡宋晴天,就經常會給她說起玉器加工的事情,慢慢的她就了解到一些內情。
再後來,老板迷上了賭石,就把店鋪開到雲南,方便在雲南賭翡翠。
宋晴天這段時間一直跟著他們銷售玉石,玉器的成本加工到銷售的基本情況她都了解的一清二楚的。
後來老板賠了錢,店也賣了,老板娘看宋晴天人不錯,就把她介紹給了廣州的一個做生意的親戚,那個親戚在萬菱精品廣場做飾品生意,宋晴天後來就是靠飾品生意開始創業的。
宋晴天當然不會說這些。
潘鳳年心裡就不會明白宋晴天怎麼會知道這些內幕。
八零年代初期,在內地做玉器生意的人不多,大都是祖上傳下來的店鋪,生意經營方式和高額的利潤一般外人都不知道的。
宋晴天才多大?她怎麼知道這麼多?
潘鳳年的眉頭擰成一股繩,咋感覺這個妮子聰明的讓人有些害怕呢?
“算了算了,你都這樣說了,那我就收你2000塊錢吧。”
“潘伯伯,謝謝你,我也明白我可能破壞了你們賣玉器的規矩,讓你賺的有點少,不過我有機會給你介紹點客人來。”
“那還是算了。”
這樣的客人,潘鳳年到不想再有,那個獨山玉的萬福擺件賣給其他人,沒有5000塊錢根本不行。
不然古玩玉器店怎麼會有“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說法,就是因為玉器古玩都有超高利潤的緣故。
去往鄭州的路上,鄧毓華不斷的說起這件事,問起宋晴天為何知道這麼多的玉器行業的內幕。
宋晴天想了想,扯了個謊,把理由推到宋東風的身上,“我爸以前是做玉器生意的。”
“哦,原來是這樣,我怎麼沒有聽你說過你爸的事情?”
“我爸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出門在外麵,一年四季很少回家,我對他都沒有多大的印象,一直到我十多歲,我都很少見到他。後來成昆線鐵路出了事故,我爸在那場事故中喪生了,屍體都沒有找到。”
“晴天,抱歉,我讓你想到不高興的事情了。”
“沒事兒的,我說了我對我爸都沒有印象。”
宋晴天這話說的一點沒錯,上輩子,宋東風也是一直不在家,宋晴天幾乎沒有見過他,重生以後,宋晴天腦中對宋東風仍舊沒有一點印象,對爸爸宋東風的印象,都是家裡唯一的一張宋東風和楊秀蓮結婚時候照的一張黑白照片。
“晴天,你懂得這麼多玉器的事情,可以做玉器生意,你怎麼都沒提到過這個生意?”
“改革開放剛開始,人們的生活水平稍微有一點點提高,玉器還屬於奢侈品,哪有那麼多人買玉器?再說本錢挺大的,比如說我今天買的這個玉,不知道潘鳳年放了多少年才賣出去,這壓的都是本錢。其實他賺了1000塊錢也不多,壓的本錢要是做其他生意也賺了不少錢。”
聽到宋晴天這麼一解釋,鄧毓華算是徹底明白了做玉器生意的難處,就不在問什麼。
傍晚的時候,二人才到了鄭州。
鄧毓華的奶奶看到宋晴天,高興的不得了,拉著她的手問長問短的,不停的拿各種好吃的讓宋晴天吃。
宋晴天看鄧毓華的奶奶似乎沒有之前看到的時候精神了,眼睛沒有以前明亮了,也許是鄧毓華爺爺的逝世對她的打擊太大了。
鄧毓華帶著不滿的神色開玩笑說:“奶奶,我才是你親孫女,對我也沒有這麼親熱吧。”
鄧奶奶瞪了她一眼說:“毓華,你都要馬上嫁人的人了,還爭風吃醋的,你看晴天還是個孩子呢。”
鄧毓華笑笑沒說話,說是開了半天車身上難受要去洗洗。
宋晴天問:“奶奶,你說毓華姐要嫁人了,是不是和童興哥快要結婚了?”
“毓華和童興這倆孩子我都很喜歡,前不久他們已經訂婚了,我想著今年年底把婚事給辦了,我也一把年紀了,身上的毛病越來越多,不知道能活到什麼時候,不看著毓華成家,我這就是走了也走的不安心。”
宋晴天本來還想問問鄧奶奶,看她對鄧毓華和童興之間感情的看法,提醒一下鄧奶奶鄧毓華和童興的矛盾挺多的,可是聽到鄧奶奶這樣說,也就不好意思也不忍心問下去。
鄧奶奶年紀大,加上精神不好,聊了一會兒就犯困,宋晴天扶她去房間裡休息,出來時候關進了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