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偶遇”(2 / 2)

化宋 九州月下 5685 字 7個月前

遼國也有儒學,但卻是兩院製,南人治南,北人治北。中原的官製在草原上是萬萬行不通的,所以遼國對於宋學儒者的“半本論語治天下”之語素來不讚同,他是遼國宗室,對他來說,能救得家國的便是正道,不能的,那又何必管他是什麼道。

對麵少年微微抬眉:“有道理!”

耶律大石好奇道:“怎麼,公子也喜歡這書?”

“當然,這書與我頗有淵源,如今京城為他在報紙上的吵出的版麵,能用來燒上一桌上等宴席。”對麵的少年淺笑道,“你手上那本注解,已經被駁得麵目全非,很多人都不看了。”

耶律大石感謝道:“原來如此,我說怎麼覺得其中有許多膚淺之語。”

有話題就有可聊的,他知道自己遼國狀元的水平肯定是不能和大宋這種文風極盛的地方相比,便把姿態擺得十分謙虛,向對麵的少年討教這書裡一些不理解的地方。

不想這位趙公子居然對這書的見解十分獨道,耶律大石許多不懂的地方,被他一點撥,瞬間覺得茅塞頓開,用來比照如今大宋和遼東的一些行事,便也通透起來。

在讀這書前,他一直是將平民當做丁口,覺得他們隻要提供稅賦、勞役、要餓死時彆添亂,便算是足夠了,但在讀了這書後,他才發現,原來人的作用那麼大。

一個積極勞動的人和一個會善用工具的人,又是那麼不同。

不過,他還是有地方不能理解:“可若按書中所說,生產力發展了,他們都能有農具做武器、有糧食做資糧,豈不是更容易出亂子?若是到處修路,亂軍豈不是很容易便能順著路打到國都?”

他還舉了個例子:“我記得秦末之時,彭越便是借著秦國修築的馳道為亂,從容逃離,讓敵軍無法圍剿,安史之亂時,也是三鎮節度使有了錢糧,才有底氣作亂。”

“你說的,有幾個是平民百姓?”對麵的少年微微一笑,反問:“再者,是衣食無著的流民容易出亂子,還是衣食富足的農人容易出亂子?遇到災荒年間,是有糧的人淪落為寇容易,還是有妻兒家宅的人容易?不說秦末,南邊的方臘,北邊的張撒八等人,不都是因為朝廷逼迫,才生的起兵麼?”

耶律大石不由苦笑:“趙公子可真是敢言,且不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商君書的馭民之道,不正是漢人治國的圭臬麼?”

那少年輕輕搖頭:“那是他人的圭臬,非是我的。”

耶律大石微微一怔,奇道:“閣下心中已經遵守此書之道了麼,須知這不過是一人之念,而商君之道,卻是已經通行天下之道。”

對方抬眸一笑,隨意道:“如此,當由我來證此道。”

耶律大石忍俊不禁:“閣下好大的口氣。”

對方點頭:“我既年輕,當有幾分銳氣。”

“這麼一說,我倒想起一人,他已不年輕,卻成日倒飭自己,看著如二十許人,先前不解,原來是在保持銳氣麼?”耶律大石微笑回憶,“他所行之道,與你倒有幾分相似。”

“那定是個奇人。”

“確實!他若見你,定會收你為徒。”

“是麼,那你若有空,幫我引見引見,看我有無這緣分。”

兩人的交流很愉快,直到天色將晚,才各自離開,趙姓少年還說過上七天還會來此,耶律大石與他約定了七天後在這裡再聚。

回到驛館後,耶律大石在次日收到消息,禮部已經安排了,他在兩天後麵見太子——見皇帝遞國書的環節省了,最近陛下說身體抱恙,所有事情全由太子做主。

……

於是兩日後,耶律大石一身盛裝,帶著禮物,去拜見大宋太子,路上他有些忐忑,聽說這位太子是當年被他擄到遼東的宗室之一,隻是不知道他是怎麼從遼東逃回來,並且打敗嫡兄成為太子。

這應該是一個很驚險的宮廷鬥爭吧?

可惜當時擄走的宗室有數千人,那位當時隻是一位普通宗室,也不起眼,他絞儘腦汁,也想不出對方長什麼樣子。

不過,等他進入東宮,見到那位優雅俊美的少年時,腦子一嗡,心中一涼。

就在前日,他還笑這少年口氣好大……

這時,那少年也順勢顯出驚訝之色,然後輕笑道:“原來是閣下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