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短兵相接(1 / 2)

化宋 九州月下 6061 字 7個月前

河北諸路的急報,讓大宋朝廷整個八月都處在一種焦慮的狀態。

因為油印的普及,大宋這些年的報紙行業蓬勃發展,外族崛起南下的消息很快便落在了報紙上。

這些報行連朝廷的消息都能打聽出來,如今又有了這麼勁爆的消息,當然不會放過,這一個月來,金國的來曆、受過的壓迫、崛起之路,都被一一扒了出來。

還有機靈的人物,收集了足夠的資料,專門編寫了一本《金主傳》,很多人甚至覺得這位完顏阿骨打十分讓人欽佩。

不過,隨著了解的加深,東京城的民眾們對女真部的欣賞漸漸變成了厭惡。

這種轉變最初的源頭,就是京城最火的一家報紙《天下時事》裡的分析專欄。

這裡文章首先便點出事實,就是這些女真人每攻下一城,就會把城中百姓遷到東北去,做為丁口,分給各大軍功貴族,其次,被他們抓住的人,都要剃發易服,換成他們的裝扮,另外,他們居然攻打大宋!!

開什麼玩笑?他們大宋人最重視的是什麼?是土地、是家宅、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這個金國還不如遼國呢!

至少遼國還有科舉、還有進士、還有翰林院!

這種茹毛飲血的部族將來必定是大大的禍患,萬萬不可讓他們做大!

這些人不可能隻吃了遼國就完事,必須阻止他攻下遼國最後土地,否則一旦打到燕京,彆的不說,煤炭價格肯定要上漲!冬天城裡燒煤燒柴的價格都要漲!

除此之外,燕京和河北路是沒有什麼天險阻隔的,金國大軍甚至可以直接衝到汴京,到時整個河北的路都會成為災區,天量的災民會逃向南方,相比之下,糧價上漲都是小事,到時肯定盜匪遍地,所有商人都彆想做生意了!

沒有商人做生意,那江南的糧食也運不到京城,京城一百五十萬的丁口,必然也要南逃去就食,否則不知會餓死多少人!

南方的也不會討到好,如果河東路出事了,那朝廷為了抗金必然會提高各地稅收,商稅農稅一個都不會少,說不定還會加雜賦!

也就是說,隻要金人南下,咱們的好日子,它就到頭了!

……

這篇文章引來了整個京城的激烈討論,大家已經承平百年,但並不是沒有見過戰亂,先前方臘起事,也不過就才過了四年,對江南之害,如今依然讓人心有餘悸。

一想到將來東京城又會遇到這種事,便紛紛緊張起來。

甚至因為這消息,糧米的價格略有上漲,對於朝廷將會大舉防禦金國這事,百姓們都紛紛表示了支持。

對於河北各地展開團練這事,河北諸路也都明白,許多鄉裡都會做些演練,多是講的如果金人來了怎麼撤退躲避。

東京城是全大宋消息最為靈通之地,這裡有著無數行商,他們會將消息用風一樣的速度帶到全國各地。

趙士程已經在最近幾年的翰林裡挑了好些筆杆子,讓他們平日裡寫文章,按他的要求分析局勢,預測未來,因為說得非常準,如今由他這位皇帝悄悄控股的《京城報》,已經是在京城裡最有影響的報紙了。

他畢竟是未來受過信息化洗禮的人,報紙上除了時政,還會添一些娛樂小故事、笑話,外加一些好用的貨物推薦,每天講一地的風土人情。

畢竟是開民智的東西,他對此還是很重視的。

就在這重視中,王洋的推薦書和一杆極重的火/槍隨著快馬加急送到他手裡。

趙士程在研究了這重火/槍後,不由得有些驚訝。

他到底是小看了大宋的這些知識分子,雖然知道陳規這個人在曆史上除了幫著劉琦守城抗金之外,還是第一個發明竹製火/槍的人,但他居然能在材料足夠的情況下,對火/槍改進到這種地步。

這火/槍的形製已經和十五世紀時,西班牙的重型火/槍十分相似了,隻是不像西班牙重型火/槍那樣有一個晾衣叉似的托架,可以直接支在托架上射擊。

要知道,火/槍發明後,歐洲的騎士團想出的抵抗辦法,就是加厚鎧甲,在這種最強之矛和最強之盾的爭奪中,正是這種□□,能打穿八毫米厚的鋼鐵板甲,在人類體能已經無法負擔更重鎧甲的現實下,終於讓歐洲傳承數千年製甲行業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

而這場矛盾的爭奪,要等到四百年後內燃機的出現,鎧甲行業弄出了裝甲坦克,這才重新在戰爭之中有了扭轉勝敗的牌麵。

嗯,重型火/槍是可以有的,這個問題不大,他可以讓各地加急生產一批,給刻上陳規的名字,這也是小事,不隻要刻上陳規的名字,以後生產的槍械都要打上批次,這樣才能做到品控。

如今最要緊的事情,還是維持住北方戰線。

至少,遼國還不能崩,大同府不能失去,幽雲十六州是抗擊金國最好的天險,若是失去了,金人南下的損失實在太大。

不過山西那波宋軍實在不能讓他放心,還是繼續安排足夠的兵員補充,他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要看自己這群手下的能力了。

他可不是什麼微操大師,沒法決勝敗於千裡之外,給他們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後方,就是能提供的最大幫助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