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章(1 / 2)

萬春街 小麥s 4788 字 8個月前

第四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天,四個小組分彆命名了自己的廣告公司,將要麵對導師組扮演的客戶提出自己公司的完整提案。

這次集訓大比稿的模擬客戶是北京三元牛奶,斯江對其幾乎一無所知,各組所獲得的資料是簡單的品牌曆史和產品照片,以及比稿要求。比稿提案需要包括策略、創意、主視覺係統,TVC腳本的分鏡頭稿,還有上市活動和媒介策略等。這時每組都有的北京人就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北京大妞盛麗和斯南同歲,盤腿坐在床上跟大家繪聲繪色地描述:“我打小就會天天提著小奶筐去大院兒的傳達室拿牛奶,咱家家都有一張奶卡,傳達室的大爺會在上頭蓋一紅戳,得,完成任務,開開心心回家去,風雨無阻一天不落。不是我吹,斯江,我們三元的奶真比你們光明好喝。”

上海的同事們噓聲四起。廣州女孩許涵站了起來:“我們廣州的風行才好喝,從細飲到大,你們看我是不是不算高?但一米六二的我已經是我家最高的人了,全靠我媽一句咒語‘飲奶喇,會生高?’在我耳邊念了二十五年,彆笑啊你們,我媽148,我爸160,實際我估計他隻有158,欸——算了,隨便你們怎麼笑啦。所以這次我們是不是可以從喝好牛奶會長得更高這個角度出發?”

“這個角度會不會更合適兒童牛奶?”斯江想了想,“我聽你們這麼描述,第一感覺就是牛奶和家庭記憶以及未來期許相關聯——”

“哇!”許涵兩眼放光,“對對對,我看見牛奶就會想起我媽!”

“這個創意好,以家庭為出發點更合適。”盛麗一巴掌拍在大腿上。

北京的另一位男同事疑惑地問:“這個月北京牛奶公司整合了奶業資源和麥當勞的百分之五十股份成立了三元食品,計劃引入德國瑞典等先進國家的進口全自動設備生產利樂包裝的牛奶——什麼叫利樂包裝?”

“上海東方商廈的超市有賣利樂包裝的飲料,這個包裝材料是由紙、鋁和塑料組成的複合紙,能阻隔空氣與光線,讓飲料的保質期更長。”斯江解釋道。

廣州公司一位寡言少語的男同事點頭:“香港六十年代就很流行利樂包了,方便。這說明北京三元有野心,不隻是要深耕北京和周邊省市的市場,還想要麵對全國更廣闊的市場。”

大家一致同意斯江的創意靈感,計劃把小組提案的核心定位在家庭主題上,牛奶作為家庭成員之間的聯接紐帶出現,接著討論的是廣告中該出現那些家庭成員,反映哪種家庭關係。最能打動潛在顧客的是父母子女還是兄弟姐妹?又或者是隔代情?

半小時後,斯江提出的創意腳本是祖孫情,將三十年的曆史變遷融入廣告,七十年代初,牙牙學語的女嬰餓急了大哭,大風大雨中伶仃小腳的外婆從胡同外買回一瓶鮮奶,爐子上牛奶在蒸汽中翻滾,女嬰大口大口地吞咽著小勺子裡的牛奶。七十年代中期,女嬰變成了三四歲的小女孩,她提著小奶籃跟在胡同裡的哥哥姐姐們身後,從大爺手裡接過鮮奶,踮起腳尖請大爺給自己的奶卡上蓋上小紅花,笑著說謝謝。外婆在家中拆開支邊兒女的信件,一邊抹淚,一邊把她們在北大荒開墾的照片拿出來給女孩認:“這是你媽媽,這是你爸爸,總有一天她們會回來的,你們一家人永遠不分開。”女孩不小心打碎了桌上的奶瓶,牛奶浸濕了照片,外婆急忙把照片在自己衣服上擦乾,又拿調羹把桌上的牛奶往杯子裡舀,順口責怪了小女孩一句。小女孩不開心地跑了。八十年代中期,少女輕盈的裙擺從胡同門口閃過,陽光下她的笑容閃閃發亮,騎著自行車的少年們故意貼著她飛馳而過,吹起了口哨。少女手裡的幾瓶鮮奶瓶砸在了青石板上,她急得蹲下身,學外婆那樣撿起一片圓弧形的玻璃就把牛奶往殘餘的半截奶瓶裡裝,手指被劃破,一抹血色溶入地上的牛奶中,變成淡淡的粉色。少女情急之下,沾著牛奶在自己唇上畫了了一道奶胡子,推開家門,外婆眯著眼笑著伸手替她抹去奶胡子,少女也笑了,牆上的全家福在陽光下展露著幸福,但這間老房子裡依然隻有祖孫倆。九十年代,三輪車載著一箱箱鮮奶在朝陽中被送入胡同,二十多歲的年輕女性一身職業打扮,在廚房認真地熱牛奶,她端著玻璃杯,逼著年邁的外婆一口口喝完鮮奶,外婆唇上留下了奶胡子,外孫女拿鏡子給她照,伸手替外婆抹去了奶沫,祖孫倆笑得前俯後仰。終於,又一個春節到了,全家團聚,從東北歸來的父母欣慰地看著女兒和外婆,一家人共同舉起手裡的牛奶杯。最後以品牌標識和廣告詞“深愛滋味,一生品味。”

C組的成員們在大加讚賞後毫不客氣地提出了一堆意見。

“必須有男性主角出現,譬如祖母和孫子,隻有女性肯定不行。”

“是不是可以考慮改成父親與兒子?或者母親與兒子?先是父母嗬護子女,省下牛奶給孩子吃,這個我覺得更有共鳴,兒子進入青春期後叛逆,角色之間產生衝突,通過毀壞牛奶來象征親情的破裂,最後兒子在成年後有了自己的孩子,體會到了父母之心,與父母和解。這樣的設置你們覺得怎麼樣?”

“父子肯定不行,那就隻有男性角色了,而母親和兒子這樣的情感演變過程沒有母女之間更具代表性。”斯江表示反對。

“三元的市場主要在北京,我說句實話你們女同胞們不要生氣,沒有兒子的家總給人感覺不完整。而且七十年代不太可能隻有一個孩子吧?這也是一個事實。”北京的男同事舉起手。

“兄妹我覺得可以。哥哥把牛奶讓給妹妹喝,妹妹不愛喝。少年時期兄妹之間有了矛盾,牛奶瓶杯摔破。成年後兄妹互相關懷。無論怎麼搭配家庭成員,我都認為不能背離斯江腳本裡的三段式波浪情感推進,這個太棒了,絕對輕鬆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