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那紅綢落在她的繡鞋邊,像是將前世與今生切割開的一道傷口。
血紅、疼痛、卻又令人欣喜。
那牌匾終於展露了真麵目。
再不是前世的貞節烈鳥丹頂鶴,而是白玉雕刻的亭亭玉立的獨枝蓮花。
也沒有前世的貞節孝跡,隻有四個蒼勁有力的燙金大字:“獨善其身”。
忽然,鞭炮聲劈啪作響,震得滿街的人都掩住了耳朵。
崔禮禮眨眨眼,想哭,卻笑了出來。
今日這一切,一定是陸錚的手筆。
她想。
隻有他知道,她想要什麼。
“崔氏,恭喜了。”內官對她說道。
崔萬錦取來銀票要送過去,卻被內官按住了:“崔老爺,不急。”
說罷,內官又一揮手,兩個小內官抬了一口箱子來:“貴妃娘娘說,那日多虧了崔姑娘舍身相救,娘娘手中知道崔家不缺金銀俗物,便賞了這十匹蓮絲布,以彰姑娘獨善之誌。”
蓮絲布源自暹羅,用蓮花的莖絲織就而成。
暹羅國隻有夏季,荷花開半年,當地人會采摘蓮花梗莖取絲,這種絲比藕絲堅固耐用。一匹蓮絲布,大概需要幾十萬支蓮梗。
暹羅人禮佛,蓮絲布是暹羅皇室禮佛常用的聖品,因而在芮國的尋常南北鋪子中,實在難以尋得一匹。
坊間更有“一匹蓮絲布,十兩金不換”的說法。
崔萬錦知此物貴重,手中的銀票確實少了。又連忙添了一大疊,遞了過去,內官這才笑眯眯地收下。
剛要上回宮的馬車,卻看見又來了幾輛宮裡的馬車。
是各宮的娘娘們,遣人送來的賞賜。
她們聽說了崔家女的事。在獵場奮不顧身救了聖人,長得美豔,還求不嫁之身。
嬪妃們慶幸了又慶幸。既慶幸她救了聖人性命,又慶幸她不準備進宮伴駕。
賞賜如流水一般,賀喜之聲不絕於耳。
誰能想到一個商女,倒貼錢退婚,議親成難題,經營小倌樓,時時刻刻被人恥笑,名聲如爛泥一般,竟立了不嫁之誌?而聖人竟還褒獎她,給了如此風光!
人心不古,世道終究是變了。
“皇後娘娘懿旨——”有內官高聲喊道,“皇後娘娘懿旨——”
眾人又讓開一條道。
崔禮禮眸光一閃,轉過身,直麵傳旨的內官。
終於來了。
牌匾、賞賜,都不重要。
她要的是得了不嫁之身,再進宮的機會。
她提起百花錦裙的裙擺,恭敬地跪了下來。
“民女崔氏,恭請懿旨。”
“崔氏,皇後娘娘感你英勇救駕,故賜如意一對。”內官示意身後的人捧上一對翠玉如意。
比起顏貴妃的蓮絲布,這一對玉如意就太寒酸了些,甚至比不過其他各宮嬪妃的賞賜。
崔禮禮麵不改色,垂眸謝恩。
內官取出一個請柬,遞了過來:“娘娘將在宮中設春日宴,特邀你進宮赴宴,與眾卿共賞春光,同慶太平。望其屆時準時赴宴,共享盛宴之樂。”
這是多少官宦人家主母做夢都想要的請柬,如今一介商女崔禮禮卻收到了。人群中豔羨的目光更多了。
崔禮禮嘴角噙著笑,認真地叩頭謝恩。
這自然不夠。
果然,內官又說道:“崔氏,此次進宮,多備些衣裳,要多住些時日,娘娘請了女官,要給你立傳呢。”,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