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我的爸爸(結局)(1 / 2)

2012年, 12歲的何小路完成了中學課業,順利考上了國內知名的某科技大學, 這學校在全世界的排名比C大可能差了一些, 不過一直為我**工科研領域輸送了大量人才,該校許多專業的畢業生在申領米國簽證的時候都是困難戶。無他, 米國唯恐這些人去到米國境內,窺測他們的科技吧。

以何小路的智商, 在世界級物理競賽獲金獎的優異學習成績, 流利的英語和德語水平, 想申請藤校或者是歐洲知名學府讀大學, 易如反掌;反正是門薩俱樂部裡認識的許多外國科學家, 都搶著想收何小路當親傳弟子。何小路的高考成績也非常優異,反正上C大都是妥妥的。

不過呢, 何小路說那個科技大學裡有他喜歡的專業研究方向和導師。的確,那所學校的“嚴濟慈物理英才班”出了不少我國科研領域裡的領軍人物。

何小路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一受惠國是我國。如果去了海外留學做研究, 涉及到了敏感的專業方向,或者一旦取得了某一領域的創新進展,勢必要多了風險, 未必能再回到國內。

不過那所大學的實驗設備設施都有待完善, 還差資金才能建起來更先進的實驗室。等國家撥款,誰知道哪年資金能到位。於是童彤大筆一揮,在何小路入學報道前就給那所大學先捐了三個億,建個實驗樓,再裝修提升一下教職工和學生公寓的住宿條件配套設施。

當年9月, 童彤被幼兒園的杜老師邀請進了一個企鵝群,群裡全都是何小路幼兒園的同學家長。杜老師此時已經升任該幼兒園的副園長,該園的往屆畢業生二十年後少有籍籍無名之輩,家長們也都是非富即貴的。希望借著孩子曾經的緣分,大家能夠多進行交流。

童彤進群的時候,聊天話題是大家在曬孩子上了哪個重點初中。

嶽梓菡的媽媽也在群裡,正在炫耀自家女兒上了實驗中學的初中部,還取得了鋼琴比賽的全國一等獎。照片是獲獎時,女兒拿著獎狀在台上,表情卻並不是十分開心的模樣。

進群都要求是實名,童彤剛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何小路爸爸何連天”,就立刻有人問起了何小路的情況。

“何小路好像是班裡年紀最小個頭最矮那個小男孩吧?聽嶽梓菡媽媽說,是小學就上了超常班了?不知道怎樣了,學習進度跟得上麼?”

“聽說超常班學業超級緊,好像是5+4年,一共9年就能高考了呢。這樣一算,何小路是不是已經上高中?”

嶽梓菡媽媽酸酸說道:“我家女兒就在那個小學,據我所知超常班都是淘汰製,不是進了就能一直上到底的。聽說每年都有孩子轉回普通班。”

童彤等大家聊了一陣,沒再見到什麼有意義的問題,反而是大家不斷猜測何小路情況越說越離譜,才不得不出來,如實答道:“謝謝大家關心,何小路超常班已經畢業了,剛考上某科技大學……”順便發了一下錄取通知書的照片。

群裡頓時就炸鍋了。

“不會吧!好像何小路今年才12歲?這就考上大學了?我家孩子才小學畢業。”

當然也有人匿名繼續酸酸的說:“某科技大學好像排名並不如C大吧,壓縮學習時間成績未必能有多行。我家孩子按部就班學,將來考上C大也很容易的。”

童彤沒否認學校排名的問題,不過繼續曬了一下何小路的高考成績單和總分,還有世界級物理競賽金獎的證書,並不過多的解釋。

懂行的自然能看出來,這樣的實力全世界上什麼頂尖大學都行,無非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和學校罷了。

又過了三年,群裡的家長們攀比自家孩子上了什麼重點高中的時候,15歲的何小路已經進入了研究生的學習階段。

那個時候大家已經能心平氣和接受何小路的與眾不同,當然這還隻是何小路進入科研領域裡的第一步。

一百多年前,荷蘭物理學家卡末林.昂內斯發現了一種將損失降到0的材質:超導體,昂內斯因此榮獲諾貝爾獎。但令人遺憾的是,按照他的理論,要想實現這種傳輸條件,必須在冷卻至絕對零度,也就是零下273.15攝氏度的時候才行,在現實世界中根本無法做到。此後百年,無數科學家在黑暗中摸索,一直希望研製出能夠在常溫條件下實現超導體性能的材料,都以失敗告終。

何小路在碩博連讀時選擇了這個命題方向,大多數人包括他的導師在內都覺得不太看好。困擾科學界107年的難題,作為博士命題,真的在他有生之年能夠畢業麼?就算其父捐了最先進的實驗室,可是國內的科研條件人才環境,與米國相比仍然差了一些。

2017年,何小路發現石墨烯中的非規超導電性,他推測,當疊在一起的兩層石墨烯,彼此之間發生輕微偏移的時候,材料會發生劇變,有可能實現超導體性能。然而當時國際上諸多有名望的物理學家,對這一猜想嗤之以鼻,他們根本不相信一個十七歲的少年能夠解決困擾物理界一百多年的難題。麵對前輩們的質疑,他唯有繼續埋頭試驗,刻苦研究,用成果證明自己的理論。

十七歲的少年,正值花季,瘦瘦高高並不強壯高大的何小路,容貌也遠不如其父何連天那麼出眾,看起來普普通通學生模樣。同齡人可能在備戰高考,也有沉迷遊戲、戀愛、追劇、看文各種世俗誘惑的普通孩子。何小路卻早已明確了此生奮鬥的意義,有了清晰的研究目標,埋頭在實驗室中,少有回宿舍休息的時候。

虧得當年何小路上了不少體育興趣班,雖然並不精通各種體育項目,起碼身體底子好,禁得住這種高強度的學習和研究工作。

在經曆了多少不眠之夜,無數次失敗之後,何小路終於發現兩層石墨烯以1.1度的角度疊加時,奇跡出現,超導體誕生了。經過再次試驗與驗證後,他的研究成果變成了兩篇重磅論文,在《自然》上發表,令世界為之驚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