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灰塔的黎明最新章節!
平心而論,起司不是個暴戾的人,儘管他也有憤怒或熱血上頭的時候,可他從不以殺戮為樂,以勝負為榮,因為對於施法者來說,像個俗人一樣去追求功績實在沒什麼意思。
至於所謂殺戮欲的滿足就更是有些可笑了,說句誇張的話,漫長的灰袍學徒生涯早就可以抹除灰袍們的人性,儘管隨著他們成年之後的境遇,各種情感還是會逐漸恢複,但像野獸一樣放任自己被某種情緒或欲望支配這種事如果發生在他們身上,除非那個灰袍已經走火入魔。
因此起司說要拆了水晶人,同樣也是一種測試。他想要測試的是,這些礦物施法者是否具有理解人言和情感的能力。或許有人會說這是兩種能力,語言是語言,情感是情感,通常想來,有情感的生物肯定是理解情感容易,理解語言則需要學習,沒有情感的存在則剛好相反。
這種二分法不完全錯,自然也就不完全對。語言和情感是不可二分的,非但和情感不可二分,還和邏輯,思想,世界觀等等潛藏在語言之外的東西不可二分。
語言是一種表象,構成它形成與使用背後的東西,甚至不是一個人賦予的意義,而是整個使用這一語言並用它生活交流的族群複雜且全麵的表達。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說,不進入一個語言的環境裡就不算是真正掌握了那門語言。
依據上述邏輯,能夠理解語言的存在確實不算是真的理解了完整的語言,他們隻是掌握了一套名為某某語的符號,知曉這些符號的讀法和大致含義,卻不是這門語言的使用者。
故事中那些孩童或愚人都可以利用語言漏洞和簡單的雙關語戲弄的巨人、魔鬼之流就屬於這類,正因為他們沒有實際掌握人類語言,所以才會被愚弄,事後還莫名的接受了現狀。
當然,這裡麵值得反駁的例外還挺多的,比如魔鬼就常常被認為是深諳人性的,這樣的存在會因為沒有情感而被排除在語言的使用者之外,或許並不準確。
對此倒是不必深究,須知人類觀測到的魔鬼本就是一個模湖的形象,每個故事裡他們的麵目都不儘相同,奸詐與狡猾雖然可以作為描述,可終歸還隻是勾勒出大概而已。
那麼水晶人麵對灰袍法師的死亡威脅,反應如何呢?茶晶盾牌上終於如願以償的燃起了渾濁的火焰,它將盾牌朝前一橫,做出標準的防禦姿態。
在它身後,黃晶和紫晶的新一輪魔法已經開始了醞釀。對這個結果,起司是頗有幾分失望的,如果水晶法師們表露出憤怒或恐懼的反應,他還真可能讓如此有趣的造物繼續存在下去。可惜,如果隻是具備施法能力和一定自動反應能力的魔像,那它們再珍貴也就隻是那麼回事罷了。
“現在我是真的有點失望了。”
無形的斥力抗拒著起司的進一步接近。從魔力擾動上來看,它的源頭應該是紫晶法師,它正在使用某種類似引力的力量,更微妙的說法是,將水晶的氣場具象化,變成能對人體直接作用的力量。
據說一些特殊的個體或生物也有類似的力量,他們的精神力或大腦本身就擁有類似魔法的功能,能夠讓原本內斂且無形的意識轉化為外放而有力的精神流,即所謂的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