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球,變化落差大,打者難打,捕手難接。
超快速的直球,時速高達160,捕手接起來稍微容易一些,但是也更容易被打出去。
這就是著名的伊誠二元論。
對付伊誠,台北鈞光隊和東港蔚藍中學給出了非常好的應對策略,就是采用短打,逼迫伊誠投變速球,造成捕手漏接。
如果伊誠投直球,那麼就沒什麼好怕的,隻要是強打者,稍微等眼睛適應過後采用短打總有打到的時候。
所以雖然有些不符合自己的作風,也有些憋屈和不服,可為了球隊的勝利和隊友們的夢想,唐勇最終還是選擇了屈服。
……
伊誠的眉頭狠狠皺起。
這個局麵是他最不願意看見的。
對於外界來看,他有兩種選擇,投變速球或者四線速球。
實際上,因為捕手的能力不足以穩定接住變速球,他現在隻有投直球一種選擇。
3顆球,得用3顆球解決掉唐勇,趁著他眼睛還不能適應之前。
伊誠深吸一口氣,跟捕手陳銘交換了一下暗號。
實際上也沒什麼暗號好打的。
他從一開始就打算投直球,而捕手所需要做的事情隻不過是把手套的位置擺好就行。
現場的氣氛異常緊張。
緊張得頭上的太陽能把人烤焦了。
觀眾們的臉上也布滿了汗水。
伊誠調整著呼吸,努力讓自己的狀態穩定下來。
然後握球,抬腿,擺臂
動作如同行雲流水,美麗得一塌糊塗。
他就站在眾人矚目的中心,對著前方猛烈轟出……
白球如同一顆出鏜的炮彈,在空中旋轉著,帶著雷霆萬鈞之勢飛向捕手的手套。
來吧!
似乎猜透了伊誠的心理,唐勇一開始就沒打算待命觀察,而是選擇了揮棒。
上場之前首都一中的教練就給他們交代過,這場比賽中伊誠不會投多餘的壞球給他們眼睛適應的時間,所以他一定會用最少的投球數來解決打者。
揮棒是最佳的選擇。
不揮棒也是好球,揮棒才有可能把球打出去。
他的身體轉動著,球棒以身體為軸向外拉開。
啪!!!
白球以毫厘之差躲開了唐勇的球棒,如同子彈一般打在了捕手的手套裡麵。
聲音異常厚重清脆,光聽著就能感受到這顆球上蘊含著的威力。
……
當唐勇望向計分大屏幕的時候,他的目光微微一滯。
在場的觀眾們也陷入了一片驚歎之中。
計分屏上顯示的球速是:
165km/h。
這是何等可怕的速度,哪怕是放在大聯盟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全場掌聲雷動,哪怕是那些原本為首都一中助威的同學也不得不被伊誠的球速所折服。
但是隻有伊誠一個人眉頭越皺越深。
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唐勇的短打姿勢令人非常難受。
揮棒速度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快。
他大概能想象得到,再多給唐勇幾個球的機會,那根球棒就有可能打中自己的投球。
哪怕是165的球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