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喬初寧也是知道的,聽說喬家當時實在走投無路了,鄭氏知道鄭家有存糧,為了一家大小,咬咬牙回家借糧,卻隻借回來一鬥米糠,當時鄭老頭還在口頭說了不用還,但後來糧食收成了,李氏卻是從喬家拿了兩大袋大米,當時李氏還立下字據了,金錢果然使人瘋狂。
鄭氏也不怵,隻道:“白字黑字還想死賴喬家,當喬家是專被你欺負的,我還不怕得罪你嘞,走,等我拿上字據,我們即刻上官府去!看是你這強詞奪理有理,還是字據有理了!”
“哼!我就賴喬家了,喬家就是欠了鄭家的!”
“行啊,等到判官判罪了,李嬸你就可以嘗一嘗蹲監獄的滋味兒了。”
“胡說!”
“哦,我們黎平縣的官老爺可是最正直的,可不會允許這樣欺瞞敲詐的事,還有,李嬸,我爹知道你上喬家了?”最後一句話才是重點!
李氏想到什麼,臉色難看了幾分,放下狠話道:“你就等著吧,這錢可不能少了,下次來我就要拿回家去!”
偷雞不成蝕把米。
喬初寧也是無語了幾分,這李氏也真是奇葩,說出官老爺都不怕,看來能壓住李氏的就隻有鄭老頭了,她對尚未見過麵的鄭老頭也是十分好奇,這該是怎樣的一個奇老頭才能這樣對自己唯一的親生女?
眼下這主要問題是解決了,但次要問題還等著喬家人去解決!
都是一個村子的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村子裡有什麼事都傳得很快,就是夫妻間的話被小孩兒聽去了,改日準能傳得全村子都知道了,而且喬家與李掌櫃還有約定,不能說出去,現在也隻能找個借口搪塞過去,至於村裡人想什麼?
誰能管得住他們想什麼?真心實意恭喜的肯定有人在,但背地裡怎麼想怎麼編排的誰知道?而且喬家有了致富的路子,眼紅的人肯定有,這世上見不得人好的大有人在。
平時跟喬家交好的人直接問道:“建安,你家這是發了什麼財?竟惹得這婆娘過來鬨事?”
“沒什麼,就是上山挖了一塊野參,賣到了藥鋪,有了點小錢。”喬建安打圓場道。
那人也察覺到喬建安不想多言,隻道運氣好,其實這話倒是不假,喬初寧自送小乖回山後,還偷偷上了山,運氣超好地找到了棒槌鳥,找到了一顆五十年份的野參,但喬家並沒有賣,而是留在了自家。
“嗤!人家發了財肯定不會說出來啊,傻子啊?”有人嘀咕道,這話卻是清楚地傳到了在場每個人的耳裡,頓時尷尬蔓延開來,但喬建安仍是笑眯眯的,也不改口,也不辯解,令還想聽辯解的眾人頓覺無趣,慢慢地人便散開了。
說反話的人是南臨村同姓喬的人家,這家人一向喜歡跟喬家唱反調,喬初寧可是記得很緊,說話人就是村子裡有名的二流子,也是那家人嬌生慣養的小兒子,喬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