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長儀真人的批命打底,雖然秦大人心頭是一陣唏噓歎息, 對違背諾言退親一事很不滿意, 但他還是很有行動力的, 在下定決心之後也沒有磨磨蹭蹭, 當真當晚便前去祝府, 然後開門見山的把長儀真人的批命如實道來, 請求與祝家退親。
祝大人初聞他女兒指腹為婚定下的夫婿秦修茂竟然是那有緣之人成功踏足玉泉山頂並進入玄正觀後,是又驚又喜, 然而當他聽說長儀真人的批命判詞後, 卻是大驚失色,不敢置信反問道:“這、這……秦兄,你所言當真?”
麵容俊美、氣質儒雅的秦大人歎了口氣, 一副同樣很憂心的模樣,他唇角翹了翹, 似是想露出個笑容來安慰一下多年的好友, 然而卻實在是笑不出來,在歎息一聲後低聲道:“仲懷, 你我多年至交好友,我實是不必瞞你。”
“今日我兒修茂去了玉泉山, 也是他福澤深厚,竟是有緣之人,成功上了玉泉山頂,並且進了玄正觀,見到了那位活神仙長儀真人, 得真人青睞為他批命,真人言他姻緣淺薄,不宜早娶,需得等到緣分來了才可娶妻。”秦大人滿臉無奈,似乎為兒子的命運而感到痛心。
祝大人也怔住了,片刻後語氣頗有些不可置信的問道:“長儀真人隻說不宜早娶,需得等緣分到來,卻沒說明白該等到何時?”這總不能說緣分不至,一輩子都不娶妻?若真是這個命數,未免也太可憐了些。
祝大人與秦大人多年好友,自然不可能懷疑秦大人是在誆騙他,也發自內心的崇拜和敬畏玄正觀與長儀真人,半點沒有懷疑長儀真人的批語是不是有假,隻是滿心的遺憾和歎息。
遺憾在於秦修茂這個命格,兩家的親事怕是不成了,秦修茂是男子,又擔了這麼個命格,他拖著等那不知道是何時候來到緣分再成親自然是等得,但他的女兒祝幼璿卻不可能漫無目的、不知儘頭的等下去。
而且,對於秦家一得知消息立刻就趕來說明實情、而不是把此事掩埋,拖延祝幼璿青春的事情,他頗為寬慰,覺得秦家果然是知書達理的人家,秦祝兩家之間的情誼也是十分深厚。祝大人根本就沒想過,其實是他女兒太跋扈,惹得人家根本不願跟他家結親了。
至於歎息麼……秦祝兩家多年交好,祝大人與秦修茂平日裡來往也不少,知道他是個性格溫潤端方的少年,向來極喜歡他,如今得知他不宜早娶、還不知那虛無縹緲的緣分應在何處,不免有些感懷。
秦大人見祝大人雖然遺憾,卻一心覺得秦家這事辦得好,心中隻感念秦家的情分,頓時覺得頗為尷尬和羞愧。他心裡其實有大半懷疑自家兒子所說的長儀真人的批命是假的,目的就是為了退親而已。
說到底,這退親一事還是他們秦家理虧,雖然明麵上無人知曉,但暗地裡秦大人卻沒法子不心虛不愧疚,故而在接下來與祝大人交談之中,一而再、再而三的表達出他的抱歉之情,並且主動提及要補償祝幼璿,不僅將當年兩家定親時的信物歸還,而且還送了不少珍貴瓷器畫卷當做補償。
秦大人這般作為,卻是讓祝大人覺得不好意思起來,覺得實在是承了秦家好大的情。雖然說貿然退親對祝幼璿確實不好,但秦家退親是事出有因,而且人家沒有瞞著實情誆騙祝家女兒困守閨閣等秦修茂“緣分”到,而是早早提出退親,已是情分,祝家實在不好意思再拿秦家那麼多補償。
總之不管雙發各自如何作想,兩家這一場指腹為婚的親事就這麼不鹹不淡的退掉了,而且還可以說是皆大歡喜的退掉了親事,秦家這邊除了秦大人覺得對不起祝家以外,秦夫人對此事卻是樂見其成,就連遠在老家修身養性的秦老大人和秦老夫人,都對退親一事表達了些許讚同的態度。
而祝家這邊,祝大人雖然遺憾女兒不能跟秦家結親,但她才十三歲,此時再相看人家也不晚,他們與秦家退婚的理由又是光明正大沒什麼值得詬病的地方,祝幼璿未來婚事上的波折不會大到哪裡去,故而實在沒有多少怨言,至於祝夫人,她是繼室,向來不多言語祝幼璿的事情,也無二話。
秦祝兩家的親事退了,這件事情隨著長儀真人派道童送下山的對秦修茂的批命之言傳開後,京城達官貴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過有關於退親一事,眾人反應都很是平淡。
長儀真人都說了秦修茂不宜早娶了,秦祝兩家退親不是正常的嗎?畢竟姑娘家不是男子,拖不起,早早退親讓人家再重覓郎君豈不是更好?有著長儀真人背書,於是這門親事退得真是不鹹不淡,京城裡眾多名門貴族對於此事都隻讚一聲秦家風氣正、自家兒郎命不好卻不拖累人家女郎,也就罷了,再無多言。
比起小小的秦祝兩家退親的事情,京中眾人更關注的是秦修茂本人,長儀真人為秦修茂批命,自然不會隻著眼於他姻緣這點小處,在長儀真人批命言論來說,大意就是:秦修茂是個大大的人才,天生就與道有緣,若是願意加入玄正觀,那日後肯定能取代我成為道門魁首。
沒錯,長儀真人確實按照和玄淵說好的那般,幫他造了假放出了他不宜早娶的批命之言,但這個家夥也不是吃素的,在放出批命之言時同樣摻上了自己的私貨,他光明正大的在批命之言中說秦修茂與道有緣,希望能借此打動玄淵,讓他拜入道門,走上修煉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