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湯要比冷湯是要涼的更快的,放入冷藏30分鐘,取出,在放入保鮮20分鐘就可以得到白湯皮凍了。
豬皮,雞抓的膠質,豬大骨的骨髓,魚骨的骨膠,四中膠質很重的食材,足以讓白湯經過冷藏後變成皮凍了。
李瀟拿起廚刀把洗乾淨豬肉切成小塊,豬肉當然是最好的細五花,瘦肉和肥肉的比例是七比三,七分瘦肉,三分肥肉,剁碎,薑剁成泥,加入肉餡中。
加入生抽一大勺、蠔油一小勺、五香粉一克、雞精一克、鹽一克,順時針攪拌均勻。
包上保鮮膜,放入冰箱中備用。
灌湯包的皮是死皮,也就是不用經過發酵的皮,也有人稱為死麵。
特地就是薄,高筋麵粉加入少量水,李瀟把手搓熱,讓手掌的溫度足夠高。
揉麵也非常講究,麵要反複揉,反複醒,與做扯麵的和麵過程相似,不過要軟些.
就是很多老人常說的“軟餃子,硬麵條”。
還有最後一次醒麵要抺點幾滴油去醒,這樣麵皮的組織就會變得強韌,不會那麼容易破損,麵就可以擀的很薄。
把麵皮擀好,取出圓形的麵皮,在麵皮上散上極細的一層麵粉,以防止麵皮粘連。
打開冰箱,白湯皮凍已經變成果凍狀了。
手指摸在上麵,傳來Q彈的感覺。
順手把肉餡也出了出來。
看到這裡,每天耳濡目染的被稱作小雪的可愛少女也明白過來,這個帶著直播設備做著直播的人,居然真的是高手。
雖然她做菜的水平一邊,但是她一直生活在這裡,也知道很多關於廚房的事情。
比如,每個廚師到一個新的廚房,都會有一段或長或短的適應期,所以,每個新廚師來應聘,爺爺都會給予三到五天的適應期。
就像賽車手隻會開自己的熟悉的車去比賽,
就像是一個頂級的外科醫生身邊會跟著幾個與自己配合默契的手術護士一樣,
一個廚師,也隻有在自己熟悉的廚房,才能發揮出全部實力,他們需要了解不同廚房的結構,廚具的大小,爐灶的火力,調味品的不同。
然而,李瀟卻沒有。
他在一個陌生的廚房,用著陌生的廚具,陌生食材。
動作卻沒有哪怕一絲的滯澀,就像他已經在這個廚房工作了多年,每天在這裡日複一日地做著灌湯包,他就像是和這個廚房融為了一體一樣。
小雪看得有些愣神,她終於明白了,剛才李瀟那句看似簡單,看似有些隨意,看似有些開玩笑的“放心,我很有信心贏他。”
到底是什麼意思了。
雖然,還沒嘗到味道,但是小雪莫名地就對這個家夥有了信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