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製作方法連完全不會廚藝的人都可以製作,因為它隻需要使用牙刷和剪刀這樣的日常工具就可以了。”
“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嘗試一下,不過清蒸小龍蝦需要挑選的小龍蝦要儘量大隻一點,這樣蒸出來的肉就不會那麼散。”
說話間李瀟已經剝好一整隻小龍蝦,甚至上麵的金銀蒜都沒有掉落下來,可見他剝蝦的手法有多純熟。
蒜蓉小龍蝦塞進嘴裡,一股濃鬱的蒜香味就湧入口腔之中。
李瀟一邊咀嚼著口中的小龍蝦,一邊比出了大拇指
“金銀蒜的調配相當不錯,金蒜香酥,蒜味濃鬱,即便是經過幾分鐘的蒸煮,表麵還保持焦香酥脆的感覺。”
“銀蒜經過幾分鐘的蒸煮,整體處於將熟未熟的狀態,口感很辛辣,蒜味十分的清新。”
“兩種不同的蒜帶來了不同的口味,混合了糖,鹽,雞精,味精,耗油,口味十分的豐富。”
“蝦肉的口感略微要比冰鎮的小龍蝦口感要稍差一點點,主要原因是蒸煮的時間似乎略久了,讓他的肉質變得稍微有點老了。”
“不過這火候僅僅隻是差了少許,很可能是因為我這一份小龍蝦個頭太大了,所以火候並不好掌握。”
“所以這裡也得出另外一個結論,清蒸小龍蝦的個頭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小了肉蒸了之後會鬆散,同時也不能太大,體型太大,蒸煮的時間太長,肉同樣會變老。”
說話間李瀟又挑了一隻蒜末小龍蝦三下兩除二地剝掉蝦殼,把蝦肉丟進嘴裡,隨後還是輕輕的搖了搖頭。
同樣的這隻也是太老了,又已經有點木了。
他並沒有繼續播第三隻,因為這時他已經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
同一個竹籠裡麵的小龍蝦,蒸煮的時間必然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這些小龍蝦用了同樣多的時間去烹飪,怎麼可能會出現一些老了,一些不老的情況呢?
雖然感覺有些浪費,但李瀟並不打算繼續吃剩下的蒜末小龍蝦了,因為等下還有超過4斤的小龍蝦等待自己。
直播間內,看到李瀟一臉糾結的吃下第2隻蒜蓉小龍蝦,一個個觀眾都笑了起來
“好家夥,這是第2個菜就開始踩雷了嗎?”
“大家拿出小本本記下來清蒸的蒜蓉小龍蝦可不能點了。”
“記下來了。”
“老板怕是要哭死在廁所裡麵。”
“特地給了大份的小龍蝦給主播居然換來了一頓批評。”
“主播這次已經手下留情了好吧,隻說稍微老了一點,不過他的表情完全出賣了他。”
“主播急需要學習一下,如何管理他生動的表情。”
‘我現在才明白主播動態裡麵說的不接推廣的原因,因為他吃到難吃的食物,根本就控製不住他的表情。’
“原來如此,到時候就會變成了商家花錢請主播過去打自己的臉,那可就相當尷尬了,也不知道人家會不會報警,把主播抓起來。”
在知道李瀟在自己店內直播的時候,他就停下了整理報表的工作,畢竟報表什麼時候都可以整理。
但是直播可不是什麼時候都能看,而且如果直播的時候出現了什麼事故,自己也可以立刻去處理。
當看到李瀟在辦公室內胖老板可坐不住了,他嘴上抱怨道
“剛才就已經通知廚房的人做事認真一點,怎麼這麼快就出了紕漏?他們到底是怎麼做事的?”
他從那張昂貴的真皮沙發上坐了起來,不斷的在辦公室裡麵踱步,幾次想要從辦公室出去到後廚監督他們的工作,但是又幾次被自己製止了。
他雖然略懂廚藝,但是也就隻是普通的大廚水平,甚至連一星高級廚師的門檻都摸不到。
讓他品嘗出品有沒有問題倒還能勉強做到,要親自監督提出改進意見,這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所以他很清楚,即便是自己親自過去監督,也並不會讓出品提高多少,甚至可能會因為自己的指手畫腳影響到廚師們的製作型,讓出品的品質變得更差,那就完蛋了。
所以此時的他,隻能糾結地在原地繞著圈圈。
緊張地祈禱自己花費重金請來的這群星級廚師能靠譜一點,不然自己真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畢竟對方一開始也說了,不想直播。
隻是看自己的誠意夠足,才破例開了直播,萬一人家吃到全都是差評,那可就完蛋了。
這邊的上菜速度還是很快的,當然也可能是有了特殊的叮囑,所以先行製作了李瀟這一桌的菜。
“你好,【紫蘇小龍蝦】,請客人慢用。”
這邊用的紫蘇數量相當的大,甚至需要李瀟從紫蘇中挑出小龍蝦。
還沒靠近李瀟就能聞到一股濃鬱的紫蘇味道,紫蘇的味道很濃鬱,而且香味很獨特,喜歡的人會相當喜歡,不喜歡的人會覺得這味道很嗆鼻。
李瀟算是那種比較喜歡的紫蘇葉的,他甚至能吃下大半碟紫蘇葉子。
他稍微觀察了一下眼前的這一點,紫蘇小龍蝦指數呈現了兩種狀態。
他稍微思考了一下就明白,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兩種紫蘇分彆經過,兩種製作。
其中一種紫蘇在清洗後,裹上雞蛋糊,用6成熱的油溫高溫炸製讓紫蘇變得酥脆,等雞蛋糊變成金黃色,就可以把紫蘇撈起來。
另外一種紫蘇則是在即將起鍋的時候再放入,做法可以說相當特彆。
起碼李瀟就沒有吃過麵糊包裹的炸紫蘇,因為在他的認知中,紫蘇通常隻會作為香料和配料出現。
李瀟並沒有先去夾起小龍蝦,而是夾起一塊沾滿著醬汁的炸紫蘇。
酥炸紫蘇應該也是最後放入的,因為李瀟能清晰地感覺到紫蘇外麵的金色麵糊仍然是酥脆焦香的。
醬汁中紫蘇的味道同樣很濃鬱,雖然新鮮的紫蘇是在最後才放入鍋中,但是由於它的香味太過濃鬱,導致的結果就是醬汁裡麵全是紫蘇的味道。
牙齒輕輕咬開金黃的麵糊麵糊酥脆可口,不過略有點油膩的感覺,裡麵的油脂並沒有全部排出。
不過油脂的味道很乾淨,看來是乾淨的植物油,而不是已經重複使用過很多天的老油,而且裡麵蘊含的油脂並不算很多。
李瀟把嘴裡的食物咽下
“這片炸紫蘇的口感相當的獨特,我從來都不知道紫蘇還能這樣製作,麵糊很酥脆,沾上醬汁後味道還是相當不錯的。”
“不過這並不適合大部分人去嘗試,因為它的味道很濃烈,即便是一些人接受紫蘇作為調味的朋友,可能也沒辦法這樣直接吃。”
“另外,對方對於油溫的掌握還不熟練,又或是對方僅僅隻是複炸了兩次,並沒有複炸三次。”
“複炸適用於清炸或掛糊炸,表麵要求酥脆的菜肴原料。”
“初炸是為了固定原料的形狀,因此,油溫不宜過高,使熱量逐步滲透到原料內部,不至於外糊裡生,這一步不但可以定型,還能讓食物的內部熟透。”
“原料經過油溫不高,短時間初炸後,即撈出;然後升高油溫,進行複炸。”
“由於高溫熱油的作用,複炸能減少菜肴本身的含油量,在這一段複炸的期間,麵糊或者食物裡麵吸收的油脂就會慢慢排出,讓食物的油膩感大大減少。”
“在第一次複炸後,撈起食物,等待食物表麵的溫度下降,再次進行第二次複炸,讓菜肴裡外受熱程度差距拉大,能夠達到外焦酥、裡軟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