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開盲盒一樣的釀菜(2 / 2)

直播間。

“我以為就我覺得這東西不好吃?”

“其實我覺得肯定是做法上出了什麼問題。”

“難吃+1。”

“還行吧,混著飯吃還可以。”

“對,這個送飯吃還是很不錯的。”

········

接下來李瀟吃的是蒜釀。

並不是把蒜米挖開,往蒜米裡麵釀東西。

其實這個叫法不準確,準確來說這個應該叫蒜莖釀。

做蒜釀,首先是選擇鮮嫩粗大的小瓣白皮蒜莖做釀殼。

先選擇蒜莖粗大鮮嫩的白皮蒜苗洗淨。

然後用刀切去根須,再將蒜苗截成6到8公分的蒜梗。

蒜梗必須自蒜頭到莖起截,最好是一半白蔥,一半綠蔥。

因為蒜莖的蒜皮已經老化,纖維素較多。

所以,在製作的時候,需要把老蒜皮撕掉。

用竹簽,或者鐵絲,沿蒜莖的紋路在中段按順序有序劃刮,使蒜莖中間形成麻花狀。

然後在麻花狀的位置釀入餡料,放上蒸鍋蒸熟即可。

“這蒜釀的味道,非常不錯,如果喜歡吃蔥的朋友,絕對會愛上他。”

“如果本來就不吃蔥,那麼千萬彆吃!!千萬彆吃!!!”

“因為蔥頭的位置,本來味道就很大。”

“用蒸的這種方法製作,蔥頭巨大的蔥味會完全融入餡料裡麵,味道會極大。”

······

接下來連續好幾樣釀菜的味道都不儘如人意。

老板的廚藝就像是過山車一樣,上下起伏極大。

好吃的真是相當好吃,不好吃的是做的真的難吃。

讓李瀟吃著釀菜,卻有一種在開盲盒的感覺。

有些釀菜的外觀相當好看,但是味道卻非常一般。

有些釀菜的外觀普普通通,但是味道卻是一絕。

終於來到了最後一個菜。

冬菇釀。

李瀟夾起眼前的冬菇釀:

“這玩意製作很簡單,但是非常得體,無論是作為家常菜,還是宴客使用都非常好。”

“選個頭不大不小的鮮冬菇,食指和拇指輕輕一扭,將他的菇柄扭下來。”

“將傘蓋的背麵清洗乾淨,特彆是傘蓋上麵細細的褶皺。”

“這裡是最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很多昆蟲喜歡在這種溫暖潮濕且陰暗的地方產卵。”

“洗乾淨之後,將餡料放入傘蓋中。”

“可以直接放在平底鍋上煎,也可以直接放在蒸鍋上蒸。”

“前者吃起來焦香四溢,後者吃起來則更加清甜。”

“兩種都好吃,他們這裡是蒸的,讓我嘗嘗這玩意好不好吃。”

說著他就把,小小的一個冬菇釀塞進嘴裡。

肉汁在嘴裡蔓延,剛剛采摘的冬菇,還帶著山林中泥土的芬芳。

這些冬菇顯然是天然木樁培育的,而不是使用菌菇包培養的。

沒有那種難聞的爛木頭味道。

而且因為發育比較慢,整體的口感很結實,沒有那種鬆鬆垮垮的感覺。

“好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冬菇很地道,不是速成菇,而是天然的木頭菌!”

“最後的這個冬菇釀,能拿到90分,其中十分是給這冬菇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