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強迫症得到治療(1 / 2)

回家路上,林淼心想王包機在東甌市的發展估計是要到頭了。

主城區的舊城改造,康知府擺明了是要抓在政府手裡,不允許社會資本入場吃現成的紅利,就算是江海房開,目前看來能負責的也就隻剩大羅鎮的大學城項目、湖濱路傳統文化產業園的剩餘配套項目,以及甌山縣和甌西縣的扶貧建設工程,所以房產這塊,王包機就彆想再插手了,除非他動其他縣市區的腦筋,但問題是——

東甌市的其他縣市區的改造利潤和將來發展前景有限,而且小地方的地頭蛇眾多,沒有市裡的支持,就算是王包機,也不一定能啃下那塊骨頭,不然王包機也不用著舍近求遠,放著江對岸他自家柳城市的大片土地不開發,卻屁顛顛跑來主城區湊熱鬨。

商人逐利,說到底,還是投資和產出不成正比,不然他早就動手了。

舊城改造這塊大肥肉被市裡囫圇咽進肚子,東甌市肉眼所能看到的改革紅利區,便所剩無幾。

如果非要說還有什麼利好信息,那就是等到明年全國下崗大潮,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湧入東甌市的民營工廠,讓東甌市上千家低端製造企業的用工成本急速變低,並形成產品價格優勢,個彆品牌得以向國內外市場大跨步擴張。然而以王包機的眼界,他是看不起這種高管理成本、低利潤率而且費時費力的產業的。

說起來,王包機的生意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形成規模可觀且穩定的現金流,並且對風險的規避意識極強。所以他做航空,做牛奶,做出租車,這些產業雖然乍一看沒什麼聯係,但仔細分析卻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每天都可以看到大筆的錢流進賬戶,另外一旦出現經營上的問題,這些資產全都非常容易脫手。

而相比之下,純粹的製造業就很難在經濟局麵不利的情況下翻身,再者每次擴大生產、升級技術,還有隊伍越來越龐大帶來的管理壓力,這些全都是非常不利於資本擴張的,除非老板本人真的不愛錢,就是一門心思奔著做出好產品去,利潤率哪怕低到5%以下都不在乎。

可很明顯,王包機這種聰明人,絕對是不可能下這種笨功夫的。

如此一來,王包機不但失去了參與東甌市舊城改造的機會,而且大概率也不會參加東甌市的發家老本行。王包機家族的資本退出東甌市,轉戰滬城,就已經隻是時間問題。

不經意間,曆史的指針,又被一隻無形的手撥回到了它原來的軌道上……

按照曆史原來的劇本,王包機的資本轉出東甌市之後,東甌市迅速崛起了七八家全國級彆的大型製造企業。從服裝鞋帽、紐扣皮革、燈具開關這些低附加值產品,到閥門車床、電氣製造、高精設備這些中高端技術性產品,門類多得堪稱海納百川,光是拿到“全國風雲人物”這種高逼格頭銜的人物就有五六七八個,直到全國房地產熱潮到來,部分大佬沒把持住自己,最後東甌市的製造業倒的倒,逃的逃,東甌市的家底毀於一旦。

2010年後康知府退休沒兩年,東甌市的GDP光榮全省墊底,那曾經叫囂要趕超省城的豪情不複存在,而剛畢業的年輕人,出路隻剩三條——在家啃老、考公務員、去外地謀生。

再往後幾年,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下,東甌市最終變成了一個名不副實的偽富裕城市,曾經的中產們隻謀求不虧本,最大的經濟來源的收房租,繼續盤剝已經所剩不多的願意到東甌市來發展的外地工人,窮人就更看不到翻身的希望,所有的創業最後不是指向高利貸就是指向炒房,市裡最後的創業園區和發展項目全都變成廉租區和美食一條街。

林淼在區裡上班的時候,每月寫的最多的報告就是維穩,偶爾去隔壁分管經濟的辦公室給人代筆捉刀,對經濟指標的描述也隻能寫“同比下降趨勢明顯減緩,經濟總量穩中有升”這種自己看都覺得矛盾,但又隻能按這個路子來的鬼話。

那時候林淼眼看著國內頂尖的互聯網企業,規模和影響力蒸蒸日上,心裡偶爾會想,如果當年東甌市炒房的那群大老板全都把錢花在刀刃上,或許東甌市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哪怕互聯網做不成,就憑東甌市的輕工業和電子加工業基礎,以及當時對城市的粘附性已經很高的外來人力資源條件,你學深鎮搞個華強北也不至於弄成後來這逼樣啊!

回家路上,林淼越想越多,越想越沉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