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想護短,香雲可不敢讓他替自己亦或徐家大姑娘報什麼仇,她現在隻求安穩,若宣王再把她推到風口浪尖,宮裡的皇後娘娘還不吃了她!
“王爺,那都是小時候的事了,那時二姑娘才五歲,小孩子不懂事,我都不介意了,您千萬彆與她計較。”香雲戰戰兢兢地道。當年二姑娘確實隻是小孩子,把大姑娘送去尼姑庵的是魯氏,害死大姑娘再安排她瞞天過海的也是魯氏,與二姑娘沒有關係。
宣王沉聲道“她們母女欺淩你是舊事,但因為她們詆毀你,如今也連累了本王的名聲,本王不教訓她們,難消心頭之氣。”
香雲就無話可說了,堂堂王爺之尊,她還能勸王爺忍氣吞聲什麼都不做嗎?
“那,那您就小施懲戒,千萬彆懲罰她們太過,我,我已經被人議論是狐狸精了……”
視線越過他的肩膀,香雲不安地看著他冷漠的臉,小聲商量道。
王爺真罰了魯氏母女,消息傳開,外人肯定都以為王爺在替她出頭。
宣王看著她小心翼翼的模樣,看著她水蒙蒙的眼睛,想到自己半夜來回折騰那麼多次,這是她第一次睜開眼睛看他,為的還是擔心被人說狐狸精,宣王突然就想再懲罰她一頓。說她狐狸精難道還冤枉她了嗎,如果她不是狐狸精,怎麼會一直勾著他惦記?
心裡有了念想,身體便跟著行動起來,宣王抬起美人的下巴,在她震驚的眼神中,吻住了她的嘴唇。
彆人他嫌口水臟,這小狐狸的嘴唇不知為何越看越好看,宣王忍了很久了,今晚他不想再忍。
帷帳裡梅開二度,院子裡,劉公公抱著自己的胳膊瑟瑟發抖,不對啊,今晚王爺逗留的時間是不是太長了點?
徐家二姑娘今年十二歲,徐尚書忙於公務不怎麼管家裡的事情,子女幾乎全靠妻子魯氏教養。
魯氏刻薄原配留下的長女,對親生的三個孩子可夠好,尤其是底下兩個兒子。徐二姑娘以前還能欺負欺負大姑娘,後來大姑娘搬到尼姑庵去了,她在家裡的地位反而成了最低的,比不過兩個弟弟,二姑娘越不服氣就越要鬨,魯氏沒辦法,隻好女兒要什麼就給什麼,用財物上的賞賜來補償自己冷落女兒的時間。
魯氏以為這樣是對女兒好,結果二姑娘反而越長越不討人喜歡,進京後見了京城的繁華,又仗著自己的父親是工部尚書,二姑娘在閨秀圈裡也作威作福,一旦到了徐尚書或是長輩們身邊,她再裝得乖巧懂事,討人喜歡。
二姑娘若真是個品性柔善的好姑娘,宣王安排的人還拿她沒辦法,可二姑娘經常仗勢欺人,故意在長輩們看不見的地方欺負人,那宣王的手下隻要揭開二姑娘的真麵目,名聲一壞,二姑娘便無法在京城找到如意夫婿了。
一次賞梅宴上,二姑娘想報複一個得罪過她的閨秀,小姑娘心夠狠,提前讓身邊的丫鬟敲破了湖裡的一塊兒冰,掩飾好了,再故意引那閨秀走過去,等閨秀掉進冰窟窿,二姑娘雖然及時喚人救起了對方,可那閨秀被冷水一凍,也吃儘了苦頭。
落水的閨秀都凍傻了,無法揭開真相,還不是隨便徐家二姑娘怎麼說。就在這時候,東道主家的一個小丫鬟跑了出來,自稱她看到了一切,冰窟窿是徐家二姑娘提前挖好的,眾人再去仔細檢查那冰窟窿,果然是人為。
這下子,徐家二姑娘心狠手辣的名聲一下子傳開了,女兒這麼狠毒,魯氏也不是個好的,如此再倒推當年徐家大姑娘落水一事,八成也是二姑娘故意害人,魯氏為了保護自己女兒的名聲,便冤枉大姑娘才是惡人,還狠心將人丟進了尼姑庵!
這種大戶人家的醜聞,百姓們又有幾個在乎真相的,都是周圍的人傳什麼他們就跟著傳什麼,宣王稍微派人煽風點火,魯氏、二姑娘的名聲就臭了,徐家大姑娘反而成了繼母欺淩、親爹不疼的小可憐。
外人看熱鬨,謝皇後與宣王妃的母親永平侯夫人卻都看出來了,宣王是真寵新美人徐氏。
永平侯夫人問謝皇後該怎麼辦。
謝皇後沒辦法。
親生母親管教兒子管教多了,都會讓兒子心生厭煩,更何況她隻是一個養母。徐氏剛受寵時,她已經提醒過宣王要雨露均沾,宣王表麵應承了,其實根本沒把她的話當回事,回府後是沒再寵徐氏,但一連數月都沒有踏足後宅,不就是再跟她賭氣?
全怪侄女宣王妃想不開,人在王府都不知道籠絡王爺,最適合出麵約束那些妾室的侄女毫無作為,她在宮裡,手伸太長,隻會讓宣王恨她,母子之間一點情分都沒了。
“罷了,王爺想寵誰就寵誰吧,他這一鬨,徐氏也算把娘家人得罪狠了,沒有娘家人支持,她就是再受寵,也越不過王妃與世子。”
謝皇後決定將目光放長遠點,不爭這一時半刻。
永平侯夫人隻好都聽她的。
宣王替香雲出了口氣,他反而不再來攬雲堂了,隻讓劉公公將外麵的事傳到了攬雲堂。
這意思就差直接寫到紙上了,他想要美人主動過來討好他,求著他繼續寵她,光明正大地寵,而不是半夜偷偷摸摸的,兩個人一邊打得火熱一邊都悶不吭聲假裝那隻是一場夢。
劉公公把話帶給玉蘭、雪蘭,怕差事辦砸了王爺罰他,劉公公狠狠地威脅了兩個丫鬟一頓,若她們無法說服徐主子,他就給徐主子換兩個新的大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