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曉看見一位老人,端著一碗什麼進來,小心翼翼的。生怕灑了出來,後麵還跟著一個流鼻涕的小男孩,年齡不大,約八歲或是九歲的樣子。
“曉曉,醒了呀?快起來爺爺給你買了一碗你最喜歡的餃兒(餛飩),我還滴了香油,你聞聞是不是很香。”老人用一隻手給扇扇風,一陣香味飄在曉曉麵前。
後麵的小男孩也看著姐姐,看著姐姐終於醒了過來,滿眼都是驚喜。
“姐姐,你是不是好了,不會有事了。”
“爺爺,我沒事,這餃兒你和弟弟吃吧?”
曉曉從腦海中拉出來關於眼前二人的記憶,一幕幕的記憶像電影的膠片一樣不停的在曉曉眼前閃現著,就是那麼一刹那。曉曉知道眼前的兩人是多麼的愛原主。
“你吃吧,我和兵兵不吃,我們又沒有生病,你都幾天沒有吃東西了,快吃吧?”陳爺爺才五十歲,被生活所迫,臉上全是歲月留給他的印記,和六十多歲的人一樣,滿臉的辛苦。
老人其實可以不用生活的這麼辛苦,原本他可以放慢腳步,不用這麼辛苦勞作的。隻是不著調的大兒子自己跑到南方去打工,把兩個孩子留給了老人。
“那爺爺和兵兵先一人吃一口,我再吃,要不我也不吃。”
“好,聽我們曉曉的。”老人笑的很開心,這是孫女體貼他,想他也吃上一口解解饞。他知道,這孩子就是個好的,不是那些不孝順的孩子,老人的眼角流下淚水,這些年他一個人帶著兩個小娃娃,也是很累的。現在他看到了曙光,一點點希望。
曉曉用湯匙喂爺爺吃了一大口,湯匙裡麵是兩個餃兒,還喂爺爺喝了一口餃兒湯,這個湯一聞就知道是大骨湯,很鮮很鮮。
“爺爺好吃嗎?”
“好吃,我們曉曉喂的就更好吃。”老人笑嗬嗬的,他心裡都是暖流流動,兒女不孝順不要緊,他還有孫女孫子。
“來,兵兵。姐姐喂你吃餃兒。”曉曉喂完爺爺,繼續喂弟弟。
“姐,兵兵不喜歡吃這個,你吃吧。”兵兵盯著碗看了一會兒又轉過頭去,可是他不停吞咽的動作讓曉曉心酸,這孩子真懂事。想吃的不行,卻強自忍著。
“不喜歡也要吃,要不姐姐不吃,還倒在地上,看你吃不吃。”曉曉鼓嘴生氣。兵兵一看姐姐生氣立馬求饒,“姐姐,我吃我吃還不行嗎?”
“快來。”
兵兵能吃到餃兒的機會少之又少。他很早就羨慕彆人家的孩子能吃到這麼美味的餃兒,他知道自家沒錢,他從不說要吃什麼好吃的。
“兵兵,好吃嗎?”
“好吃,好香啊。”兵兵喝了幾口餃兒湯,嘴裡是餃兒的鮮香味道。
最後曉曉才在爺爺和弟弟的監督下,吃完餃兒 。她最後還把餃兒湯給了兵兵喝,說自己幾天沒吃東西,胃小吃不下了。
吃完餃兒,爺爺和弟弟出去以後,曉曉才開始梳理自己的記憶。
華夏1985年,陳曉曉十二歲,弟弟陳建兵九歲。爺爺陳安五十一歲。
至於父母,這就是一對怨偶,媽媽魯蘭是大城市首都來的知青,後來和村裡的小帥哥陳誠結婚,她也擺脫了繁重的勞動,沒有婆婆,自己帶孩子,下地乾活那也是很少的,種種菜,忙忙自留地就行。後來高考,她是第一批考回首都的知青,回城沒有多久,她就和陳誠離婚了。也不要孩子,未來的美好生活等著她,帶著兩個孩子一輩子也彆想有什麼美好未來。
回城後的魯蘭也刻意遺忘掉自己曾今的一切,包括兩個孩子。備受刺激的陳誠也在魯蘭離開後,先去了城裡打零工,後來又去了南方打工,聽說發展的不錯,前三年給陳爺爺寄了一封信說是自己在外邊成家立業,把家安在鵬城。不回老家。他不能孝順爹,就吧家裡的孩子留給爹,讓他們代他儘孝。
這話說的,曉曉想暴打他一頓,厚顏無恥的男人。這男人還小氣一分錢也沒給家裡的老爹和孩子寄過,曉曉的叔叔姑姑們不乾了。大哥這是什麼意思,想讓他們幫著養孩子嗎?那怎麼行,自家的日子也不好過。他們和商量過以後和自己的親爹攤牌,要是親爹要養這兩個孩子,那他們就不孝,不能出養老錢,大哥一分不出,爹還給他養孩子,自己家憑什麼要出啊。
陳爺爺聽了開頭幾句就明白家裡剩下來的三個孩子的意思,不出就不出吧?自己還乾得動活,不需要他們養,隻是心裡的酸楚又有誰知道。
後來這三家在家裡看日子不好過,也去鵬城投靠陳誠。聽說他們都混的不錯,就是統一忘記了家裡老人,可能也不是忘記吧?他們是覺得自己沒有義務和責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