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一周,林恩筱瞬間從一個身心健全獨立自主的人直退化到了與大寶小寶齊平的生活不用自理的嬰孩兒狀態。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沈瑾還想為她洗澡,林恩筱抵著門不讓她進,“不要不要,我自己衝一下就好。”
從一樓到二樓,林恩卓硬要背她,被她拒絕後,林恩卓立馬改了姿勢,張開一雙手臂“那用抱的?”
“乾嘛呀,不要,我用電梯,我用電梯。”林恩筱抬手止住林恩卓。
周四工作日林躍卿為林恩卓安排了一堆的公事,自己卻留在了家裡,林恩筱坐哪兒他坐哪兒,林恩筱吃飯,他恨不得替她舉勺。
這場車禍讓林恩筱成了林家人失而複得的寶貝。
剛遭車禍那晚,沈瑾伏在林躍卿肩膀上哭,要是林恩筱真是有個三長兩短,從此天人兩隔,那她就活不下去了。
好與歹,這一周總算熬到頭了,林恩筱從家的溫室裡出了關,隨著節目組去了海城,遠遠的離開了那一幫照顧她,照顧到讓她快要窒息的家人,並且禁止任何人跟隨。
在家的第二個晚上,第一期節目後續已經播完,收視適中,網上對這檔節目的評價還頗好,好的是節目呈現出來的記錄價值,好的是受訪人的所作所為與成就,好的是節目挖掘出了大家想要看到的東西,特彆是節目中的一個鏡頭,記錄了作家某部代表作品中所描述的一片密林,並且是以作品中主人翁的那個視角進入,節目組還因此收到了一些文學愛好者的來信稱讚,不過大多的讚揚並不涉及主持人。對於主持人的印象,她隻是一個漂亮,知書達理、溫文爾雅的淑女,不紮眼,不突兀的一個存在。
飛機上,編導與林恩筱坐了一排,將一封信遞給林恩筱,“你該看看這個。”
林恩筱接過,“是什麼?”
“看看就知道了。”
林恩筱打開,是一封信,是讚揚那個特彆鏡頭的信。林恩筱看完,眼底蕩著滿滿的幸福。
那個鏡頭是根據她的講述與引導下拍攝完成的,最後的效果幾乎是將書裡主角的逃亡的視角呈現了出來。來信的人說就像眼前的迷霧被撥開了,他說看電視節目,還從來沒有收獲過這樣的感動,說節目組在做節目時一定是對石老師做了很深刻的了解才能做出這樣的細節,真是良心節目組。
林恩筱咬著下唇,咬下笑意,將信還給了編導。真是不枉她沒日沒夜的熬紅了眼睛,認認真真的將石老師的書都看了個大半。
*
到了海城,當天下午便投入了工作中,受訪人五十多歲,剛見麵就非常熱情,比起前兩位受訪者,簡直反差巨大,大有被他引導采訪的架勢,駱之辰今天沒有守攝像機,而是充當了一個全新的角色,他拿著個提示版,站在林恩筱方便觀看,而鏡頭絕對拍不到的角落裡,會在話題聊的差不多該引入一些正題的時候及時提示林恩筱,也對受訪人在受仿時即興說出的,而林恩筱不知道的某件事進行提示,幫助林恩筱讓談話得以順利進行。
第一天的采訪就很順利,攝製組全體人員都為這次一波三折的采訪鬆了一口氣,收工後都回了下榻的酒店,竟然是一家超五星酒店。
攝製組的人都詫異這次的待遇簡直不敢相信,編導告訴大家好好享受就是,這是節目組的讚助商提供的。
明仁酒店,林恩筱當然知道是哪一個讚助商了。
罷了,船到橋頭自然直,況且她新出關,加上工作進展順利,心情美的她不允許自己去琢磨任何煩愁。
離酒店一條街區,有條特色老街,正在舉辦美食節,入夜,大家約著出去宵夜。
林恩筱因為車禍在醫院睡了兩天,又在家像個廢人似的靜待了一周,對外出的興趣不是一般的濃厚,也隨著一行人去了。
美食街上有海城的各種特色小吃,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稀奇古怪的小吃。於她,吃倒是沒多大興趣,就是看著開心。
攝製組的同事各玩各的,很快就分開走了。
“你怎麼不去玩?”林恩筱問跟在她身後亦步亦趨的駱之辰。
“我不是在玩嗎?”
林恩筱轉臉看了眼駱之辰,“隨便你吧。”
駱之辰看林恩筱妥協的樣子,低頭笑了一下。
“吃不吃這個?”駱之辰看林恩筱什麼都瞧一下,又不下手。
林恩筱搖頭。
“這個呢,應該挺好吃吧。”
“好吃你就多吃點。”
“……”
林恩筱優哉遊哉的雙手背在身後,身上是一件舒適的毛呢外套,街上顏色各異的燈光照的這一方天地,溫暖熱鬨舒心。
這一趟散步她很享受,駱之辰買了滿手的食物,林恩筱挑挑揀揀吃了一點點,攝製組的人在出口處彙合,大家一起回了酒店。
沒人看到,他們的身後一直跟著一個人。
他高高的站在街口,看著那群人離開,身上的藏色大衣衣角被路過的車輛帶起的風,掀的忙忙碌碌。
“董事長,那邊差不多了,您要不要去露個麵。”
傅荀收回視線,沉沉的吐了一口氣,轉了身。“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