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協骨科二的醫生們再說:“不知她們是不是沒做過相似病例,在我們科用提拉法做這種髖關節後脫位手法複位的話,一般要三個人。”
豎起三個手指頭的骨科二同事們對骨科三的常家偉醫生抱怨了:“你沒去過我們科見過是不是?”
沒見過的人能也說自己是骨科的給人打包票她行?
常家偉醫生憋起股氣。
他是北都出身是沒來過國協實習,直接進的國協骨科三工作,不知骨科二很多具體情況。
然而他在北都相關科室實習過的,怎不知有這樣的情況。
這裡要先概述下提拉法的整個過程。
首先,如上麵所講,助手應把雙手全壓在患者兩側髂前上棘的位置上來固定住骨盆。
再如上麵所說難點,助手在“主刀”操作過程中光幫著固定骨盆要專心致誌費最大的力氣,根本沒有餘力來幫助“主刀”做其它事兒。
“主刀”做提拉法是這樣的,提拉,想也知道要提要拉,因此主刀操作時一隻手握住患者受傷患肢的腳踝處,另一隻手的前臂是放在患者患側小腿上端的近膕窩處,提起患側肢體了。隻是提不行的,要邊向上牽引著拉,骨科活兒不是說給你隨便提拉的,它是一門醫學有治療的目的,和其它外科手術一樣講求各種操作的精準度。
“主刀”這個提這個拉,是要提拉到讓患者患側肢體的髖、膝關節均屈曲到九十度即兩直角保持著。
難處就此凸顯出來了,要知道病人是全麻的好比睡死的人,睡死的人自己不配合醫生時人體為“死硬”狀,醫生提拉過程中你說費力不費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