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需要不需要(1 / 2)

中醫大佬準備現場考核一群兒科醫生?

彆這樣說,考核是正兒八經的考試,筆試麵試操作考試等等。這裡不是。

焦大佬這是要與現場所有兒科醫生來次學術切磋,不管中醫或是西醫皆可。

說到中醫院,外行人知其一不知其二,隻以為中醫門診部不分病患年齡段的,好似沒有兒科。

一些很正規的中醫院,如當地這個中醫院是設有專門的中醫兒科。

中醫古代早就有擅長看小孩子專門研究兒科的兒科中醫生。

再具體點講,中醫古代有分科的。中醫兒科最早正式被官方被獨立分科可以追溯到隋唐,是很早的朝代,那時候地方設有小兒署專門研究少兒病。

給小孩子開的方叫做小方脈,對應著給大人開的方叫做大方脈。什麼是方脈,這要說到另一個中醫獨有名詞走方脈。

我們學生時代學習的文言文語文教育裡頭有提到古代中醫扁鵲,扁鵲醫生屬於遊醫,四處遊走,哪兒有病人住到病人家直到把病人的病治好再去另一個地方。

在那個時代,遊醫是中醫生基本的行醫方式。如果對照西醫曆史,又說到醫學天下一大家。古代西醫行醫方式和中醫遊醫是八九不離十的同種模式。

遊醫在古代另一個說法是叫做走方脈,這是由於中醫醫術的體現最常見的是獨有的醫方和脈象,方脈的意思由此可見可以引申為醫術。

中醫給小兒治病隻有這個開方嗎?

不是的。中醫古代醫生和現代醫生沒區彆,隻要是能給病人治病的方法會全給用上,叫做不計一切手段,因而絕不會說局限於一種治療方式給小兒治病。

在古代有兩部重要的醫書體現出以上觀點。

一部《小品方》,告訴了我們古代中醫對兒科的年齡分段是有科學設定的,凡是小於成人年紀即十六歲的都是孩童。

一部《針灸甲乙經》,它告訴大家,中醫古代用針灸給孩子治病是很常見很有效的一種治療方法。

回溯到文開頭,溫子涵醫生第一次出場時救助的病例是孩童,真是中醫兒科有妙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