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譚老師在沉思,她也在緊張思索。
照前麵的問診來看,這病人看似沒什麼大問題。胃鏡本院內科醫生也做了,沒大問題。
難道是病人精神有問題了?過於緊張自己的身體了?不然怎麼一點黑便後來也沒拉黑便了,做了胃鏡查了沒事,居然再來掛外科副高的號。
有些年輕人是比老年人更怕死,一點小病大驚小怪的,非得找到專家問診安心。這種病人在門診不少見的。
見醫生不說話,小夥子擔心,解釋道:“我朋友說內科醫生看不了,不行找外科看看。”
原來是這原因讓病人突然來找外科了。
內科不行是可以找外科,但是找外科有指征的,是要手術指征。
內行的醫生聽了這話能怎辦?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謝婉瑩不用看身邊譚老師的表情都知道:譚老師徹底佛了。
時間一秒一秒過去,總得和病人說清楚。
不如再開點什麼助消化的藥?
“肚子上麵脹嗎?”謝婉瑩問,開完口她才意識到自己忘了孫老師的叮囑,沒有老師指示她不該主動插嘴。
瞄眼譚老師。譚老師沒給她不說話的眼神。
“脹。”病人答。
肚子脹胃脹是消化道疾病常見症狀,一個問題確定不了什麼。病人答完聳聳肩,認為醫生這問題白問,未想,對麵這位年紀輕輕的女醫生突然來這一句:“你是不是經常吃火鍋?”
“我,我沒經常吃。”小夥子的口氣裡有些忐忑了,好像他自己也知道喜歡吃火鍋不是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