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她是從沒有考慮過這個方向,主要是因為:“可PTSD不是需要當事人經曆過重大創傷嗎?如果不是地震,不是車禍這樣一些劇烈的天災人禍,能叫PTSD嗎?”
曹勇從她的話再仔細考慮,是敏銳地嗅到了什麼氣息裡,有必要和她繼續詳細討論這個疾病:“每個人個體差異不一樣的。同樣一件事情,有人很快走出困境,有人不行。臨床上常判斷為心理疾病。心理學有自己的一套理論研究,可說到醫學的話,肯定要以解剖學為基礎,心理學的行為認知肯定與大腦功能有關。每個人大腦的神經元將近是140億到160億。作為醫學家至今對大腦認知隻是很初淺的一部分。”
“師兄意思是說,這個人天生心理脆弱,但具體到解剖學不排除這人的大腦與普通人不太一樣導致他心理脆弱。”
聽她舉一反三的話,曹勇直點頭表示讚賞:“可以這麼想。因此去判斷PTSD,肯定不能說是簡單以是不是重大事故打擊來判斷這人是否為PTSD。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看病人的臨床表現是否符合PTSD的一些特征。譬如這個人,有無事後對藥食物成癮依賴,脾氣比以前易被激怒,容易驚慌和惶恐。如你說所說像變了個人。”
師兄的話像點石成金,把疾病特征說出來有助於協助診斷。無疑,對號入座後,麗璿的爸媽顯然有屬於PTSD患者的懷疑。師兄的判斷方向是對的。
“如果是長時間這樣的情況——”謝婉瑩很為發小揪心了,清楚這病不好治。
“病期超過三個月的話,屬於慢性PTSD了。慢性肯定比急性難治多。”曹勇不否認她的顧慮。
“有法子嗎?”謝婉瑩問專業的師兄。
“治的話有藥物治療,效果肯定一般。醫學對大腦的研究太淺。最重要的是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效果在臨床上向來屬於薛定諤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