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美好的手術畫麵,讓她這位外科元老的太太看著很被觸動。
手術裡幾乎沒出血,隻對準病灶部位切幾下縫補幾下,即可治好了病人的病灶。
平日裡大家對外科手術的印象,停留在恐怖的開膛破腹,器官暴露,血海一片,血腥味噴鼻,沒人會不怕。
對這點曹勇必須給老師說明:“醫和患者一樣,不喜歡開膛破腹。”
不要以為外科醫生會喜歡在病人的體表劃個大口子手伸入病人體內掏掏掏。醫生做醫學生時學解剖做這種事都是反胃惡心的。人性天然不喜歡這種事。
隻是外科醫生需要救人不得不做,行內人直接把外科活叫做臟活。
當然這是以前時代對外科的定義,現代醫學改革換代,技術發展追求精準治療。外科同樣是精準最好。於是外科手術越做越微創,能否做到精準,做到精準的什麼程度,是考驗一個外科醫生技術是否為行內頂尖的體現。
“現在的外科醫生追求的正是這樣的畫麵感。”曹勇對老師肯定地說。
今天這台手術無疑是外科手術劃時代的技術巔峰象征。
因而隔壁外院那幫人被她搞破防了。
質疑聲,好奇聲,讚許聲,起伏不斷,討論辯論始終貫穿全場,熱情一波再一波地高潮不間斷。參與的醫生中有太多的高年資醫生,不乏行業內專家和大佬。說這場講座可以堪稱此屆交流會最熱鬨最爆棚學術討論最有價值的的一場,是不負盛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