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3】事實勝過雄辯(2 / 2)

有時候,人的腦子總會想當然,以為自己大腦裡記憶裡的東西是全對的。其實人腦的記憶並不是大家想的如此可靠。否則不會說人類要發明文字,從古至今要有文字記載留存下來了。

當數字殘酷無情地擺出來,一個個臉上那個疼,是疼到心扉裡去了。

吳院長望著這張表,表情相當嚴峻,想起剛曹勇總結出來的話:他們是過於樂觀了,現在看是證據確鑿了。

這個女孩和曹勇一樣,是一把尖光閃閃的手術刀。

曹勇沒有給這群人鬆口氣的機會,手裡拿著小師妹寫的東西,心裡想小師妹的學術思維是棒棒的總能一刀見血,嘴角的弧度一彎,繼續說:“你們說自己對同病種病人如何治療,了然於胸,滾瓜爛熟,開會討論沒意義。術前討論會淪為形式化應該取消掉。在這裡,她提出了相反的觀點,不止不可以取消,必須更形成一套標準的流程來為每個患者進行醫療服務。以現代較為時髦的那個專業詞彙來說,叫做臨床路徑。臨床路徑是有大量論文支撐。你們說的開會沒意義,把證據拿出來吧。”

對麵坐的那幫人瞪著曹勇:你?

曹勇毫不客氣駁回他們的目光,說:“我個人認為她這個東西真的好,是好在我們有時候不清楚我們大腦乾了些什麼。我們要經常回顧我們大腦究竟乾了些什麼,我們可以寫病曆,可以寫論文總結。但是寫的對不對,需要有標準去指引。她提出了這樣一條參照路徑,讓我們能一目了然我們是否按照規範執行了,我們是不是當年對張老師特彆對待了。”

特彆對待這幾個字,回蕩在室內是異常的沉重。

有時候,醫生對患者特彆對待不是什麼好事情,有可能因為感情關係偏離大腦正常思維了。

楊科長把後續謝婉瑩列出的幾張表格全放大在布幕上了。

每個數字均是誅心得很。

在座看的醫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問:“病曆給她幾天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