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個好學生,雪藏起來乾嘛?不好好任用豈不是白癡。
內科的交班會比起外科相對詳細許多。沒有像外科那樣受到白天有手術安排的約束,開會的時間可以相對比較長。
開完會,沒有手術,有老教授來指導的話,內科查病房有時候查一兩個小時以上是常態。仔細問病人,直接在病床邊提問學生,學生作答,討論。回醫生辦公室接受上級醫生指導開藥。病人病曆有的是時間再慢慢琢磨。
相對於外科,內科是清閒自在許多,下午除了值班的,沒有科室任務的話,老師們可以自由自在安排自己的時間。
這種慢節奏的環境,讓謝婉瑩感覺到,自己敲科室電腦鍵盤的手速都變慢了。她的手不自覺中摸到白大褂口袋裡的聽診器,確定在不在。
內科和外科不同,內科醫生聽診器經常攜帶身上的,算標配。外科那邊,要看具體科室。像譚老師,普外主治胃腸,聽診器沒怎麼用,要用的話總記不住在哪裡,著急時向旁邊的人拿。陶師兄,肝膽外的,那個聽診器塞在白大褂口袋裡是歪的,常不見他拿出來戴戴聽聽。曹師兄神經外科,比起聽診器好像手電筒更重要些。
這些專科外科醫生不常用聽診器是由於經常要親自上手,很多專科疾病對於他們來說,觸診比聽診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