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光片上,一側的肺野是從外周到肺門分為外中內三個帶區。
正常情況下肺內帶肺中帶有肺紋理,它們占了肺的大麵積到了百分之九十,可以說基本代表了肺。肺紋理是肺的血管淋巴管支氣管等在x光機下形成的投影。從解剖學我們知道,肺的這些結構好比大樹分出去的枝叉,條條線線,分叉交錯。在影像學上呈現出來的景象同樣是這樣的,好像物體表麵的紋路,因此叫做肺紋理。
一旦發生氣胸,肺被壓縮,肺內帶肺中帶必然下移內挪,在影像學上能呈現出伴隨可見的肺紋理被壓縮的結果。
沒有出現肺紋理的地方,x片子上的區域會變得透亮,和肺紋理區形成了條分界線即為氣胸線。這是氣胸線呈現出來的原理了。按照解剖學來看,這條線也是胸膜線。
自發性氣胸在臨床上為常見病例了。像謝婉瑩同學那次遇到車禍急診病人,不在醫院是沒這個條件。按照慣例,初步懷疑為氣胸後拍個片子再處理是必須的。
等於說,拍片看片,對診斷氣胸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下麵會講是怎麼回事。
在x光片上找氣胸線是這個病的醫學常識了。是醫學生隻要到了臨床遇到這個病,必須學必須會。
氣胸線最大的意義在於,根據氣胸線的位置可以來度量氣帶寬度。氣帶寬度是另一個專有名詞,顧名思義,是氣胸線(移位後的胸膜線影)外側無肺紋理區(氣體液體區)的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