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按著大燕這邊的意思,安南小國既然為藩屬國,自然得向大燕稱臣的。
安南的一國之君,也並非是君王,而是王爺。受大燕爵位,統安南之地。可如今的安南王,顯然已經不滿足這個身份了,大燕的使臣來了安南之後,竟然聽聞,安南君主打算自封為帝,與二月末登基。
這害人聽聞的事,竟然真就發生了。
且這事兒在安南百姓看來,顯然還是一樁頭等大事,如今都城裡頭人人都在議論此事。安南民風彪悍,當初大燕可是費了不小的功夫才讓他們俯首稱臣,可這稱臣似乎也隻是權宜之計,安南人從來都沒有真正地心悅誠服過。如今安南王自立為帝,朝野之外都是一片讚頌之聲。
這位新王本來因為手段暴戾,喜怒無常,惹了不少人不快。可是如今這番野心表露出來之後,反而讓旁人對他越發信服了起來。歸根究底,如果是因為安南上上下下,自朝臣到民眾,對大燕都從未有過歸屬之心。
如今百姓得知新王對手段如此直接,便越發的振奮起來了,想要趁勢而上,一舉攻陷大燕。
想當年,他們也不過就是因為一時大意,所以才輸下陣來,如今安南早已經是不同往日了,且眾人都聽說,如今大燕四地都起天災,年年歉收,那位大燕皇帝治下的百姓早就已經苦不堪言了。這般看來,這大燕分明就已經不堪一擊了。若是再戰的話,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使臣幾番打聽過後,差點沒有嚇出一身冷汗。
等到了安南王世,看到那位不可一世的新王之後,使臣團都已經兩股戰戰,開始擔心自己的腦袋了。
以安南這野蠻之風,若是強行將他們扣押下來的話,那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事實上,安南王確實有想過這麼做,可他到底沒有這般。
不是因為心裡有什麼仁義道德,而是看這幾個都不是什麼大官兒,更不是京城裡頭來的,打從心底裡瞧不起他們,也不願大費周章做著這樣的扣押之事。倘若來的人是大燕的丞相或者皇子,那便不一樣了,等到兩國開戰的時候,還能以此作為要挾。如今這些人,關在牢籠裡頭,他都嫌費地方。
安南王態度不屑地將那幾個使臣都丟了出去。
令人扒了他們的衣裳,趕出了安南。
使臣受辱,可想而知是多大的事了。等到他們回了大燕之後,羞憤之下,轉頭便讓人快馬加鞭將這個消息給送到京城裡頭來了。
送信的人到了大明宮之後,又惹出了一番軒然大波。
外頭的人不知道,可是大明宮裡頭伺候的太監宮女卻看了個清清楚楚,當天大明宮裡頭的震怒聲,可是許久都沒有消。
他們聖上從來就是個好脾氣的人,輕易不會發火。能讓聖上如此震怒,想也知道那安南王是有多麼不是東西了。
兩國開戰,一觸即發。
使臣受辱一事,將朝中那些反對開戰的聲音全都給壓了下去。這臉打的實在是太厲害了,此仇不報的話,他們大燕哪兒還有臉再去威懾那些個藩屬國?
仗,是肯定要打得。
幾乎是一夜之間,京城裡頭的方向就變了。前些日子,坊間的人尚且在議論哪家的姑娘又跟哪家的公子定了親事,哪家有偷納了幾個妾,汝陽侯莊子裡頭的豬都養得怎麼樣了……可如今最近議論之聲全都沒了,取而代之的便是對安南的討伐。不管是文人還是武將,俱是一身憤慨,恨不得立馬隻身奔赴疆場。
這裡頭,被打的最猝不及防的,便是孫氏了。
她這陣子太高興了,也太得意了,滿心以為大燕的使臣出馬,畢竟能將這件事情漂漂亮亮地解決了,可是萬萬沒想到那些使臣這麼的不中用,到頭來還是要朝廷訴諸武力。
孫氏又氣又怒,中間還夾雜著無法言語的緊張:“這些人,難不成都是吃白食的?怎麼這點事情都辦不好?”
“我的夫人,您還是少說兩句吧。這種話,要是傳出去了得多得罪人啊?”
“我說的都是實話。他們不中用,難不成還不讓彆人說。”孫氏坐在凳子上,一邊摸著眼淚,一邊罵人,“可憐我高興了這麼長時間,到頭來竟是空歡喜一場。那老頭子這會兒肯定高興死了,他就盼著打仗,就盼著他能去戰場上頭耍威風去!”
老嬤嬤寬慰道:“國公爺這不是還沒定下要去嗎?”
“肯定是要去的。”孫氏呢喃,“從前兩次打仗,他不過去呢?”
她起先蹦躂得那麼厲害,如今等到事情真定下來的時候,孫氏卻連再找鎮國公意思都沒了。就跟二郎那話說的一樣,皇命難為。
若是皇上真讓他出戰的話,她就是再吵,再鬨,也是彆無他法。
孫氏滿目悲涼。
老嬤嬤看著也心疼,一番搜索枯腸,才終於想起了些能安慰人的話:“夫人,其實您也用不著太擔心。國公爺打小就跟在老國公身後,在戰場裡頭摸爬滾打,這戰場上的事兒,沒人比他更熟悉了。再說,咱們國公爺如今都是什麼身份了,說句臉大的話,咱們家可是跟皇家沾親帶故的,跟聖上也沾了親的。就衝著這一層,旁人也不敢讓國公爺去衝鋒陷陣。”
孫氏悲涼道:“我就怕他自個兒想不開。”
老嬤嬤笑了:“這容易,您跟他好好說說,千萬彆吵,隻關起門來哭就是了。國公爺你是個守信兒的人,隻要他答應了您彆衝在最前頭,那咱們也用不著擔心什麼。”
“真的能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