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六十一章(1 / 2)

大唐種田指南 浮雲素 6324 字 8個月前

第六十一章/2022.6.27

唐玄宗在《假寧令》中規定:“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眼下還是唐高祖時期,民間也有不成文的規定,正月初五,匠人上工,百官上朝。

正月初六,高長鬆就騎著小毛驢去鎮上拜訪趙德斌。

趙德斌在金沙江旁買了一進的小院,他跟高長鬆在北堂坐下,一扇開滿牡丹的屏風隔開坐具與廳門,趙德斌跟高長鬆笑著介紹:“這是唐國的屏風。”

烏斯藏人也愛舶來品,以唐國為最上,高長鬆看雍容華貴的淺紅色大花,想起了《愛蓮說》中的“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

趙德斌有一副手繪的昌都輿圖,地形或許不很準確,在這年歲卻算珍貴物資,他並不吝嗇於給高長鬆看,趙德斌能成為貨郎中的領頭羊,一重要原因便是他講義氣,從不私藏。

昌都一地的貨郎都服他。

高長鬆湊頭看去,古格在地圖東側,與左貢接壤,左貢的西北方分彆是八宿與類烏齊,最後是昌都主城,趙德斌介紹道:“古格的貨郎多往返於八宿與類烏齊。類烏齊富庶,產馬,其他行業卻不怎樣,布匹、瓷器自有從唐而來大商隊在那賣,可吃食等小玩意兒就等我們去賣了,甚至連醬都是從古格來的。”

“類烏齊有一片一望無際的牧場,糧食他們是不產的。”

高長鬆明白了,合著那兒還過著遊牧民族的生活,大多物資都由古格跟昌都供應。昌都人多,是大都城,耕地不多,糧食僅夠自己吃,古格跟其他鎮支援類烏齊更多。

趙德斌說:“眼下左貢的豆腐,都是從十二郎那背去賣的,天寒地凍時,一塊豆腐能存兩三天,我等走慣山路,腳程快,往返兩地很方便。”高長鬆給貨郎的價賤,如果由趙德斌出麵一起買再分就更便宜了,他在貨郎中名聲很好,趙德斌也承情,又說,“可若更遠,像是類烏齊,就帶不過去了。”

“類烏齊沒有豆腐坊,昌都的豆腐坊價高,我是不會去買的。”

這也是為什麼他肯幫高長鬆,也能給昌都、類烏齊的貨郎們多條掙錢的路子。

高長鬆聞弦知雅意道:“等到那幾鎮,還要委托趙郎引薦一二了。”當然是將他引薦給鎮上的吏員啦!

……

初七,高長鬆騎著阿毛出發,倔驢他留在家中,幫李鐵牛駝貨。

左居正年後就往大食國去了,白仙也回於家村旁的小廟蹲著,驩頭又長大了許多,高翠蘭抱不起來了,每天跟屁蟲似的跟著高翠蘭跑。

高長鬆是看他破殼的,可他不知是“有奶便是娘”,還是把自己當成高翠蘭的兄弟,跟她形影不離。

另一廂,高澈也行動起來,他為人踏實憨厚,在於家村與高老莊都很有威望,本因於四娘的關係,跟於姓的兒郎一起乾蓋屋的活計補貼家用,今年高老莊的年輕兒郎也投入其中。

高長鬆帶高澈鼓搗出的火炕在高老莊出名了,高姓的聽說要到各家搭炕彆提多高興了,想著要學一手,給自家免費搭。於家村的則到高澈家溜達一圈,出來後眼神變得跟高老莊人一樣興奮。

他們先在倆村搭,恰巧古格鎮上楊晨、金沙樓的掌櫃等來高老莊上走動,與高長鬆拜年,看到此物,紛紛大驚,也說要搭一個。

於是等到正月十日前後,高澈就架著太平車帶一隊的人到古格鎮上。

鎮靠金沙江,楊晨等人直接命家仆去挖黃泥,於是到一月底時,古格鎮上的不少家庭都用上了土炕。

竟然連潘縣令都命下仆來他們這請人去搭炕,高澈這輩子第一次被縣太老爺召喚,對鄉民來說,是人生高光時刻,感動得淚眼汪汪。

……

再說高長鬆,他與趙德斌麾下三名貨郎一同上路,這三名貨郎分彆叫武亞夫、周樹亮、朱伸。

貨郎這行當,說不上太體麵,說白了,就是在農村或城市小巷裡流動販賣日用品的小商販。唐宋時期,隨著市民經濟的興起,貨郎這職業也大行其道,待到南宋時,市民階級中甚至誕生了《貨郎圖》,反應民間生活。

唐時的貨郎比起宋來大差不差,他們多是挑著擔,敲撥浪鼓呼喚村人來買貨。

擔有兩種,一是支架式,二是箱篋式。支架式的不適合跑山路,可在村裡售賣時更合適,各式小件塞得滿滿當當,琳琅滿目,觀賞性強。

貨郎走街串巷是要吸引人的,他們甚至會編順口溜,《水滸》中燕青就曾一手撚串鼓,一手打板,唱貨郎太平歌。

武亞夫他們都是挑箱篋的,高長鬆看著,那動作跟挑擔沒區彆。

他一路上跟仨貨郎談天說地。

都說“貨郎貨郎,百物琳琅”,貨郎真是什麼都賣,高長鬆在高老莊上喊過幾次貨郎,買的都是零食小件,可跟他們聊完後才知道,大到農具廚具,小到零食玩具都會賣。

武亞夫是三人中最健談的,他直道:“十二郎甭說,在類烏齊,鏟子就賣得很好,唐舶來的扇子、香包、串珠也很受小娘子與讀書人的歡迎。”

哪怕在遊牧的類烏齊,都修了所縣學,養癢序之教,可見烏斯藏的唐風是真的興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