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第一百五八章(1 / 2)

大唐種田指南 浮雲素 13556 字 8個月前

第一百五八章/.23

兩界山腳下的城鎮中,暗流湧動。

兩界山是西番哈密國與唐的接壤之地,倘若不是有這座溝通陰陽二界的山在,保不準這裡會跟隴右一樣,成為短兵交接之所。

西番哈密國的韃靼對唐人一點都不客氣,無時不刻想劫掠一番,奪回自己的領地。隻可惜兩界山的山陰處麵向韃靼人,這陰麵仿佛籠罩著不曾消散的迷霧,不少韃靼人在翻山越嶺的過程中不見了、失蹤了,甚至有回他們向唐展開軍事行動,有一支連隊的人都在霧中消散,至此,韃靼人才不得不放下他們的軍事計劃,從其他地兒向唐進攻。

對兩界山的居民來說,這座山是幫助他們抵禦外敵的天然屏障。

即便如此,唐朝的官府與百姓也沒有放鬆。天下尚未平定幾年,又有誰知道戰事何時起?於是,在兩界山腳下的這座邊境小城中,府兵製起到了重要作用。

什麼是府兵製?這裡能用八個字來解釋,說白了就是“寓兵於農、兵農合一”。

平時種田,征戰時放下鋤頭握緊□□,跟隨將軍南征北戰。

聽起來簡單,實操起來難度是非常大的。

首先,不是所有農戶都能掌握精湛武藝的。雖說唐朝有點全民愛運動的架勢,大部分子民能蹴鞠、開弓射箭,可業餘愛好者跟專業人員間有著天塹一般的技術差彆。

此外,府兵製有個大問題,就是要自備乾糧跟武器鎧甲。

彆的不說,鎧甲真是昂貴極了,尋常人誰能買得起?大丈夫當去建功立業,可這建功立業成本太高,不是人人能承受的。

因此,府兵製的對象多是富庶人家的子弟,甚至有官宦世家的。

可見,這年頭兵不是想當就能當的。

但因兩界山跟韃靼土地接壤,這裡的兵格外多,城中人的祖祖輩輩許多都曾提起彎刀、守護家園。

他們給後代留下了尚武的精神,與價值不菲的鎧甲。

林軒誌就是府兵中的一員。他家在兩界山當地頗有名望,原因是他家的每一代長輩都上過與韃靼廝殺的戰場,其中一些人回到了生養他們的城鎮,一些人沒有。

某種意義上,說他家滿門忠烈也沒什麼問題。

到了林軒誌這一代,他們家男丁旺盛,林軒誌又因體格結實高大,成為府兵中的一員。

唐代可不是看見一個人就拉走征兵的時代,他們挑府兵時條條框框可多了,又要求家境富裕,又要求體格健壯,可因每個人胸懷中都激蕩著熱血,想保家衛國、封侯拜相,征兵還是供過於求,尤其在這邊關地界,人們更積極。

最近正是農忙時,林軒誌跟其他府兵一樣,除了常規訓練外,剩下的時間都紮在田上。要他說,今年實在是一個豐收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家中又喜添麟兒,真是隻有喜事,全無壞事。

但不知為何,近幾日他卻遭遇了一件不折不扣的怪事。

這事兒說來也挺沒頭腦。

先說個大前提,古人重祖宗,家家戶戶都供祖宗的牌位,像林軒誌這種滿門忠烈的,那真是得大供特供,祖宗的牌位前常燃香火,此外四季時令瓜果也從不斷絕,再怎麼都要上一兩盤新鮮蒸餅。

他自認為是對祖宗很不錯了,且經常報喜,不知怎的,這幾日祖宗總是入他夢來,一言不發,隻對他怒目而視。

夢中的林軒誌奇怪極了,他不停詢問祖宗——其中有他的阿爺:“發生了何事?請祖宗給明示。”

可那些不隻是他爺奶輩還是輩分更高的都不回應他,隻是以憤怒的表情盯著他看。

夢中的林軒誌跟醒著時不一樣,頭腦不夠清醒,見祖宗們不說話,他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卻也隻站在那裡跟著大眼瞪小眼。

就這樣,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第二天早上,林軒誌睜開眼睛,夢中的情景曆曆在目。

他自認為腦子不是很聰明,將夢中內容講給聰慧的媳婦聽,媳婦聽了也很奇怪,隻試探道:“是不是要換貢品了?”

林軒誌覺得媳婦說得很對,換上了更豪華的貢品,蒸餅都是新鮮出爐的,又香又脆。香也是找僧侶買的,比平時用的好不少。

林軒誌換上新貢品,高興極了,想這下老祖宗們該滿意了吧?

誰知第二天晚上,祖宗們又雷打不動出現在他的夢中,林軒誌依舊不知他們想表達什麼,隻知道這些祖宗們的表情更加憤怒了。

林軒誌:啊,這……

祖宗們不舒服了,他也睡不好覺,連續折騰幾日,林軒誌臉上呈現出明顯的疲態。

這鎮上一眾人都是相熟的,連忙問他發生了何事,林軒誌苦著一張臉道來。

聽著聽著,有農人勸慰他,卻也有人一拍腦袋道:“你這事兒我曾聽過。”

林軒誌奇道:“從哪聽來的?”

那農人說:“幾日前張家的六郎愁眉不展,問就支支吾吾,最後說不知因何事得罪了祖宗,對方夜夜入夢來。”

“這事說來也怪,你家跟張家供奉祖宗都供得極好,倘若是入夢,也該找那些不忠不孝的,怎會來找你們?真真是古怪極了。”

林軒誌想了一下,張家,這也是他們這的富戶,越是富庶的人家,對祖宗供奉就越重視,這年頭講究一個祖宗神,家裡後代發展如何,都要靠祖宗庇佑。

張家世代行商,在儀式上是從來不落的,而且他家又素有忠孝純善之名,也難怪同鄉問起時支支吾吾不肯說,對他們來說,夢見祖宗,祖宗似乎還在責罰他們,這情節也太嚴重了。

林軒誌想來想去又問農人:“那現在可好了?”

對方說:“這我就不曉得了。”

他先謝過此人,又懷揣著心事種地去了。

……

再說高長鬆,將兩界山上下走了一遍,竟沒打聽到甚奇詭之事,這讓他不免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方向有問題。

鬼怪作祟無非是附身、害人,此外還有兒童失蹤,可這兩界山腳下風平浪靜,一件事兒都沒發生。

高長鬆想,莫非這從陰曹地府逃出來的是個好鬼?可既然是好鬼了,溜出來做什麼?

他不免思考,難道自己隻能用死辦法、笨辦法了嗎?睜著一雙眼睛到處看,試圖尋找蛛絲馬跡?可要是鬼不上街,藏在深宅之中他又如何能看見?

正當高長鬆一籌莫展之時,邸店的夥計給他帶來了兩個人,正是林軒誌與張六郎。

*

再說林軒誌,到底是從軍的,性格比較果敢,他想了半天,還是去找張六郎。

相較於總是擔心自己是否行商不夠仁義,得罪了祖宗的張家人,他頗有種身正不怕影子斜之感,隻覺得自己平日裡做人做事,不說是不是個天大的好人,也從來沒有起過害人之心,至於對祖宗更是耐心侍奉,從來沒有不好的。

都這樣了,祖宗還對自己不滿,或許並非內部因素,而是外因所至。

可等他真找到張六郎,卻發現苦主並非自己一個,原來,幾乎兩界山下所有的富戶都出現了一模一樣的問題,這群人一開始都跟張六郎一樣,擔心是否自己行為不端,惹怒了祖宗。其中很多人都不敢聲張,隻是自己一個人默默憋著,偷偷請和尚道士來,看有沒有解決的方法,不巧的是,他們自己這兒的道士修為不夠,愣是沒看出點什麼來,倒是因請的人多了,小道士嘟囔說:“定然是妖邪作祟,否則怎每家情況都一樣!”

這話說了,才讓人恍然大悟,哦,原來自己這不是獨一份的,竟然每家每戶都一樣!

於是他們團結起來,共同商討該如何解決。

這解決方法無非就是請教神猴,他們這的人都知道,神猴庇護一方,動不動就能叫個城隍、土地出來,怕在被鎮壓之前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巧合的是,他們去問的時候高長鬆正好回來,打了個時間差。

孫悟空聽了這事,隻覺得不是自己的專業範圍,他打妖怪還行,捉鬼就差點了,而且此時自己被鎮壓在五指山下,不方便移動,就說:“你去找那高長鬆問。”

他看著覺得高長鬆修為不錯,而且這事,他不是已經委托給高長鬆了嘛?想來這兩人一來一回竟然走岔了。

來問孫悟空的是商人,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沒聽過高長鬆名字的。可他們隻聽說過高長鬆搞發明創造厲害,是白手起家的商業傳奇,不知道他還是個修士,修為說不定很高。

總之,聽孫悟空說完之後,一群人都驚了,對高長鬆更加交口稱讚,這真是天縱奇才啊!誰知道他除了腦筋好,修道的悟性也高呢?

這群商賈本來對高長鬆就很尊重,等從孫悟空那過來後少不得要一群人湊一塊,推舉一人去找高長鬆幫忙,林軒誌就是這時候來的。

林軒誌不是行商的,但他在當地的口碑很好,為人很講義氣,哪怕是遊俠兒都很信服他。

他們推舉來推舉去,還是推出了林軒誌跟張六郎。

林軒誌聽說要找高長鬆,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最後才把他跟那釀酒的人對上號。

高十二郎的故事流傳甚廣。

……

“祖宗?”高長鬆聞言也是一愣。

他本想著還要找機會搜查,哪想的人竟送上門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然而,等他聽完各家的怪事,他也很感驚奇,認為自己想象力很不充足,猜不到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可無論如何,人上門,就是有了線索,高長鬆問:“可否帶我去實地看一番?”

一般來說,祠堂重地,是不怎麼向外人開放的。然而,高長鬆此刻的身份不同,他搖身一變成為了修道者,是專業人士,此時的他在眾人心中與道士、法師並無區彆。

請他是為了解決祖宗的問題,怎有將人擋在門外的道理?

於是眾人欣然答應,高長鬆則以小魚乾收買了烏雲,帶他同去。

中國古代跟埃及一樣,都有所謂的貓神崇拜。

周天子於臘月農事完畢後舉行蠟祭,祭祀八種神靈,其中就包括貓。這裡是因為貓捕捉田鼠,當時的人認為,祭祀貓對農事有利。

但又因貓時常在令人恐懼的夜晚出沒,這使他多出了一絲神秘色彩,先前高長鬆去長安時,不就遇見了人煉製的貓鬼?

人怕貓鬼,鬼卻怕活的貓,如果作祟的是一強力鬼魂,帶上烏雲,說不定能有起到意料外的作用。

隻可惜,當林軒誌帶著高長鬆進入祠堂時,後者並未逮到鬼魂。

他睜開慧眼,四下張望,甚至覺得這裡頗為清明,一層淺淺的功德光輝籠罩在林軒誌祖宗的牌位上。可見他這幾位祖宗,確實於國於家有利。

高長鬆也不是沒見過厲鬼,帶著怨氣死去的人們,化作鬼後身邊都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黑氣,也不知道這裡的黑氣是被功德金光淨化過了,還是那是個好鬼,總之,高長鬆沒有捕捉到什麼線索。

他繞著屋子走了一圈又一圈,不願意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