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那幾個專家回去之後的日子也不大好過。結果也因為新橋村那邊搞的那個什麼紅薯王,上麵一查,發現居然是這幾人弄出來的。於是,一下子就給重視了。
“這樣也好。”顧國亮對蘇南說。
不管怎麼說,當初那幾個專家的走,顧國亮心裡總歸是惦記著,還有點自責的。
他那會是真想把農場搞起來,隻不過……
隻不過大環境下,有的時候,真的不是個人的力量所能改變的。隻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去做一些自己覺得該做的事情。
蘇南在知道了那幾位專家被調去了被的地方,不可能再回農場這邊後,趁著沒人注意,花了積分第一次在係統裡,兌換了禽類養殖資料。然後又拿筆記在了那幾個專家給的資料後邊,交給了顧國亮。
顧國亮拿到資料後,,這邊又重新做了不少的規劃。
除開家畜養殖區,顧國亮還在農場弄了幾個魚塘,開始嘗試著水產養殖。
這一係列措施,他依舊把這個叫做多方麵實現農場裡的自給自足。不給國家,不給組織增添任何的負擔。
可實際上,遠遠不止是沒有增加負擔。因為這一次的科學養殖,到了年底,第八分區的糧食上交量,照舊比不上其他的十一個分區。畢竟農耕麵積擺在那裡,又因為冬瓜南瓜那一出,上頭也不許他們搞這種投機取巧的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比不上其他的十一個分區,那才是正常的。
但是,第八分區的家畜,卻實現了一次大豐收。
一大批的豬,雞鴨等家畜被顧國亮用農場的牛車給一車一車的運送了過來。甚至,還收獲了一批不少的魚蝦。
牛車空間小,一次運送的不多。顧國亮把農場裡能用上的牛車,這一回全都給用上了。就這還不夠,最後還分成了好多趟。
這就導致了一個現象。
運送家畜的時候,整個十二個分區的,包括周邊的幾個村子的村民們,都見到了這一副景象,嚇得下巴都差點沒給驚掉了。
要不是他們都知道那是農場,以種植為主的農場。估計看了這場景,都會下意識的認為,第八分區改為畜牧站了。
甚至還真有人來問顧國亮,“啥時候改的啊?”
問的人就是第七分區的農場,廖學兵。主要是兩個分區農場緊挨著的,顧國亮那邊猛不丁搞這麼一出,就屬他那邊受到的震撼最大了。
除開往上交的這些,農場今年,總算是過了一個好年。
大部分的家畜和糧食都是要上交的,但是,既然是農場的職工,總是能分到一部分的。尤其是豬肉這一塊,對職工們來說,是最有誘惑力的。
農場裡的這批豬,按照不同階段,配置各種不同的吃食。結果把豬養的每一頭都膘肥體壯的。
殺豬剖肚一看,最上邊的那一層白花花的肥油,幾乎晃瞎了眾人的眼光。
越是缺衣少食的年代,對油水就越發的看得重。
這種大肥肉放在以後,絕對是招人嫌棄的。可放在此刻,卻是最受人歡迎的。
於是第八分區農場的大肥豬,繼新橋村大紅薯王之後,又一次出現在了報紙上。
上麵很快就派了人來考察,連帶著,記者也過來了。
來了之後他們才發現,原來人家不止是豬養的好,還有雞鴨魚蝦也不錯。甚至聽農場的職工們說,今年夏天種出來的西瓜,還出現了一個重達五十斤以上的西瓜王。
那瓜最後被切開了,分給了一部分的農場職工,吃過的人都在說又沙又甜,可好吃了。
隻不過西瓜到底比不上糧食,也沒辦法跟家畜這一類相比。所以儘管西瓜這邊也種的好,但是卻沒造成轟動,更沒引起外界的注意。
於是,關於如何科學養殖,再一次引起了上頭的注意。
蘇南交給顧國亮的那本資料,也被抄寫了一份,被人給帶走了。
裡頭彆的暫且放一邊,關於家畜飼料配方這一塊,卻已經足夠引起上麵的注意和重視了。
再多的,在農場裡呆著的蘇南就不清楚了。隻知道資料交上去的第二年,上頭給農場這邊又下達了新的任務。當然,相對應的,原本農場裡一直空缺著的拖拉機手,這一回,顧國亮還沒來得及找上麵批,人家直接就給安排下來了。
而且,是兩個拖拉機手,外加一台新的拖拉機。
沒辦法,誰讓顧國亮用牛車一車一車運輸家畜的場景太嚇人了。上麵派人過來考察農場的時候,也關注到了這一點。
作為一個剛給組織作出貢獻的農場,完整的配置拖拉機和拖拉機手,他們覺得,這個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虎虎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