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在小不點們的圍觀下畫起蒸籠圖樣, 叫人拿去找匠人趕做一批。
其實不做蒸籠,膳房裡的廚具湊合湊合也能用,不過蒸籠蒸出來更能保證賣相和味道而已。他琢磨了一下, 又開始給小不點們畫未來的麵食菜譜, 給他們先過個眼癮。
小不點們雖沒見過更沒吃過,不過聽扶蘇一形容, 想象力豐富些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更加積極地繞著扶蘇打轉。
中午用過午膳後,他們還戀戀不舍地不想走, 還是扶蘇說會讓人送去給他們, 一屋子奶團子才乖乖回去了。
蒸籠這東西,有陶製的,有青銅製的, 也有竹製的, 其他的都不太方便讓人趕製,扶蘇讓人做的便是竹製的。
竹蒸籠和竹筒飯一樣, 蒸出來的包子熱騰騰, 吃起來自帶一股清甜香味。
饒是扶蘇對吃食不是很上心, 跟嬴政以及小不點們解說了那麼久以後自己也有點饞了。
等懷才把第一批麵粉送進宮後, 扶蘇見外麵天色不錯, 索性親自走膳房一趟, 直接尋幾個手藝好的廚子把麵食做法教給對方。
扶蘇領著人前往膳房, 廚子們聽說扶蘇來,都急忙出來迎接。
膳房的人平時大多乾些粗活, 露臉的事輪不到他們, 見的最多的也不過是來取膳的宮女和內侍,對扶蘇這樣的貴人十分好奇, 隻是沒什麼拜見貴人的經驗,你推我擠地都讓彆人先上前。
扶蘇在雲陽縣與百姓往來頗多,對許多虛禮不甚在意,先讓他們不必拘謹,又問起前些天的竹筒飯是誰做的。
一個身形筆挺的青年站了出來,青年約莫二十七八歲,身形挺高大,隻是腳有些高低不平,走起路來微微跛腳。他說道:“小的梁季,見過公子。”
扶蘇含笑問道:“你在家中排行第四?”
梁季點頭應是。
普通人家中哪懂怎麼給孩子起名字,一般叫大郎二郎三郎,講究些的叫伯仲叔季,都是按照排行來起的。
扶蘇和梁季他們聊了幾句,便直入正題,要他們學一下麵食的基本製作過程。
今天要做的是包子,發麵得等挺久。
扶蘇也沒親自做過,不知道具體要多久,便讓梁季他們自己摸索一下。
隻要麵能發好,接下來就簡單了,要餡料的就加餡料做成包子,沒餡料的可以做成饅頭,就是少了點滋味,可以在和麵時加些去掉膻味後的羊乳或者做好以後沾蜂蜜吃。
梁季等人認真聽著扶蘇講解包子的製作過程,他們都是多年老饕,對食物的好壞有十分敏銳的分辨能力。
聽扶蘇講解完麵食的幾種基本做法,所有人都躍躍欲試。
倘若麵粉真的有扶蘇說的那麼好使,那麼他們平時能做的花樣就多了,再也不愁大王吃膩了他們做的東西!將來他們老了,不能再勝任膳房的工作,也能留個一技之長傳給兒孫,讓他們的日子過得更體麵些。
梁季等人都聽得認真,不過第一批麵粉數量有限,還是嬴政分派給扶蘇的梁季幾人擁有嘗試第一次發麵的機會。
扶蘇見他們分好麵粉有條不紊地開始忙活,接下來已經沒有自己什麼事,也就不再多留。
從膳房回去後,扶蘇收到了嬴政命人送來的一批書,還讓人帶了個口諭說是彆人新送過來的,既然你閒著沒事可以多看點書。
即便嬴政的語氣不像什麼好話,扶蘇也不惱,有新書看他當然高興,一個下午便愉快地消磨在書堆裡。
雖然已經回宮,但在雲陽縣養成的寫讀書心得習慣還在,扶蘇沒看完一卷書還是會和以前一樣歸納總結一下書中所得。
還沒到晚膳時間,膳房那邊派人跑腿送來一份新鮮出爐的包子,想讓扶蘇看看做得對不對頭。
扶蘇讓人做的蒸籠有大有小,這便是用小蒸籠蒸出來的,一籠裡頭隻有寥寥幾個包子。
他打開蒸籠,一陣米麵自帶的香氣便撲鼻而來,吃了許久的飯和粥,乍然見到麵點,扶蘇還是蠻懷念的,當下便拿起一個包子掰開看看裡頭的模樣。
包子的外皮發的很好,不是那種能打死人的實心包子皮,掰開之後便能感覺到它的香軟。裡麵的餡料也調得很好,有菜有肉,還隱隱泛著油光,顯見是下足了料,一時間米麵香、肉菜香、淡竹香撲鼻而來,聞著叫人食指大動。
立在扶蘇身後伺候的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扶蘇先嘗了半個,隨後把剩下幾個包子分給了其他人,讓人答複膳房就按這個做。
很快地,第二批包子出爐了,按照扶蘇的吩咐依次送到各宮去。
扶蘇還特意讓人留了幾籠,分勻送去給族庶長和李斯家。
等包子都分配完了,扶蘇想到嬴政雖然不喜歡他弄這些,但身為兒子的有了新鮮吃食合該送一份給父皇,便也讓懷德跑一趟,送一籠包子給嬴政。
對於梁季他們的領悟能力,扶蘇是非常滿意的,叫人送了賞銀過去獎勵他們。
畢竟,往後還得他們變著花樣多搗鼓些好吃又有趣的食物哄奶娃娃。
扶蘇把事情都吩咐下去,他才坐下吃新送來的一籠包子。
懷德回來時,便看到扶蘇一個人坐在那兒解決麵前的包子。
許是白天太過熱鬨,如今夕輝滿天,夕陽從窗外照進來,顯得獨坐在那的扶蘇有些孤單。
懷德上前替扶蘇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