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因果鏡(完)(2 / 2)

盤秦 春溪笛曉 7918 字 11個月前

扶蘇搖搖頭,說了句“沒什麼”。

現在許多事都已經不同了,他其實沒必要太在意胡亥,胡亥本也是父皇的孩子,與父皇親近也是很正常的事,總格外關注這事倒顯得他這個兄長沒有胸襟。

嬴政是什麼人?他就是眼瞎也能看出扶蘇在想什麼。

再想想胡亥一出生,扶蘇便天天來找他蹭飯,一天到晚到他麵前晃悠,顯見是特彆在意他對胡亥的偏愛。

嬴政故意說道:“可惜胡亥最近病了一場,不適合出行,要不然一路上就不那麼無聊了。”

扶蘇一頓,才慚愧地說道:“我最近太忙,都不曉得胡亥病了。”論起解悶逗趣,他確實沒有胡亥在行。

嬴政饒有興致地看扶蘇在那糾結了好一會兒,忍不住笑了笑,隨口問起扶蘇幾件政事。

提到正經事,扶蘇又有了精神,和嬴政討論起自己了解的情況和自己的想法。

父子倆一路聊到雍城,扶蘇跟著嬴政下了馬車,外麵天氣正好,雖是冬末春初,外頭還挺冷,天上卻晴空萬裡,落在人身上的日光已經暖融融。

雍城已經有了祭祀白帝、青帝、黃帝、炎帝的四,新建的第五祭祀的是黑帝,設立在雍城北郊,選址仍是和其他四一樣位於高山之下、小山之上。

扶蘇跟著嬴政拾級而上,很快來到小山之巔。

小山不算太高,到了山上卻仍是天風凜冽,吹得旗幟獵獵作響。扶蘇不是參與祭天,對整個流程早已爛熟於心,全程領著弟弟將閭他們緊跟在嬴政身後完成祭天儀式。

祭告上天時,嬴政仍是把去年的業績給老天和列祖列宗彙報了番,重點誇一誇自己完成了多少列祖列宗沒能完成的豐功偉業,順便還把扶蘇也捎上了,說這孩子軟和是軟和了點,不過辦事和挑人的眼光挺不錯,才當太子沒多久,身邊已經聚攏了不少人。

嬴政好生與列祖列宗交流了一番,又表示接下來我們還有很多大事要乾,這些事你們也沒乾過,所以就不求你們保佑事事順利了,你們且好好在天上看著,明年我再來和你們嘮嗑!

嬴政再次在禮官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自由發揮完,帶著扶蘇和其他人在雍城宮歇了一宿。

這天夜裡嬴政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又回到了兒時東躲西藏的日子,遇到危險時,趙姬也曾以身相護,費儘心思保護他這個兒子。

接著夢裡又出現了許多人,他們在夢裡來來去去,有對他好的,也有對他不好的,有突然和他翻臉的,也有待他始終如一的。

嬴政睜開眼時,外麵還漆黑一片,靜悄悄的沒什麼聲響。

嬴政披衣走到窗前,看著雍城宮彆樣的夜色。

他極少回想過去的事,更不愛談什麼感情,對旁人的信任大多建立在他對人性和人心的了解之上。正因如此,他對扶蘇的許多做法和許多想法才不那麼認同,不過如今天下大勢已定,隻剩一些邊邊角角的家夥要收拾,讓扶蘇試試他那一套也不錯,反正就算不成,不還有他在兜底?

第二日嬴政便領著人回了鹹陽。

開春之後,嬴政便宣布舉辦第二次掄才大典,也就是大秦第二次全國公務員選拔考試。

對於選拔人才這件事,嬴政和扶蘇的想法非常一致:多多益善。

誰會嫌棄能用的人才太多?即便朝廷這邊夠人了,基層還有許多空缺啊。再不濟,修史著書、整理典籍也得一大批人去搞。

上回選人時,大夥還覺得是不是選太多了,結果一到乾活時人手又捉襟見肘!

這次全國大考,嬴政仍是讓扶蘇負責。

這個態度就擺得很明白了,嬴政是公然允許扶蘇組建一套自己的班底,而且可以直接塞進朝中各衙門以及所有基層衙門的完整班底!

眾臣琢磨透了嬴政的想法,便也不想著怎麼往扶蘇宅院裡塞人了,改為考慮怎麼往扶蘇手底下塞人。他們本人當然忠於嬴政,不過年輕人想出頭,還是去扶蘇那邊容易啊!

眼看這掄才大典將要成為定例,各地的官學私學頓時成了香餑餑。

齊地本是文風鼎盛之地,結果頭一次全國大考沒有帶他們玩(當時齊國還沒被滅)!

現在朝中上下已有許多東方諸國的人選上了,就他們齊地沒幾個,應召入朝的齊地博士們湊在一起一討論,趕緊敦促自己的學生們備考,還沒把小篆、隸書學通的趕緊補課去,今年是統一之後的頭一次大考,考試說明裡講了,這是一次雙語考試,優美漂亮的小篆你得會,簡便易書的隸書你也得會!

全國上下頓時進入了緊張的備考階段,村頭巷尾到處都飄起了讀書聲。

本來還有一些讀書人心懷故國,不願與這些準考生“同流合汙”,可在看到隸卒們從鹹陽抄錄回來的經書典籍之後,他們實在是心癢難耐,又想看,又覺得不能墮了自己的節氣,掙紮來掙紮去,最後他們還是抱著“我要去看看他們是不是瞎弄幾本書來糊弄外行”的想法毅然去縣裡登記了自己的姓名,帶著懷疑的心思借閱縣衙藏書。

這一看,許多人就陷進去了。得知鹹陽彙聚著天下藏書,還有許多名士大家每天湊在一起編書寫文章,他們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飛去鹹陽。

可是,他們沒有通行令啊!

秦國管這個管得忒嚴了,沒有通行令是不許他們去外地竄門的!

不少人悵然若失地回到家中,又掙紮來掙紮去,最終決定接受現實,著手自學隸書,今年秋天參加秋試,一鼓作氣考去鹹陽!

讀書人忙了起來,農戶們也沒有空閒。

農戶們這幾年已經見識過秦人在農業和養殖上的厲害之處,今年開春就主動跟著朝廷的指令勤勤懇懇地開始春耕。

有了這幾年攢下來的積蓄,不少人已經動起了送孩子去官學念書的腦筋,朝廷教會他們用新農具和新織具之後,家裡的活輕鬆了許多,反正小崽子在家也幫不上多少忙,不如讓他們去認幾個字!要是能學出來,小崽子們以後能當官,要是學不出來,回來乾農活就是!

這一年春天/朝野上下欣欣向榮,無論是農人還是士子,都殷殷期盼著秋天的到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