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這些年也時不時會代嬴政出巡, 對嬴政的出巡路線更是了若指掌。目前嬴政幾乎已經把大秦重要的軍事要塞以及經濟繁榮地區都巡視了一遍,有些沒有去過的也由他代為前往,可以說是把大半個大秦都走完了。
對於嬴政一直沒去泰山這件事, 扶蘇心裡也存著點疑惑, 因為前世嬴政早就去過泰山了,隻是那趟泰山之行並不順利, 朝中最精通禮儀的博士們不願給嬴政擬定封禪章程不說,半路上還遇上了暴風雨,弄得隻能狼狽地躲到樹下。
事後為了挽回點麵子, 嬴政把那樹封為“五大夫”, 表示它是老天安排來護佑他的。泰山封禪的不順利,約莫是讓嬴政心態改變的原因之一,因為在那之後嬴政越發相信方士之言, 對東方諸國那些博士們漸漸有了意見。
當時扶蘇聽老師淳於越說這事是上天在警示他們, 覺得還挺有道理,也認為他父皇在一些事情上決策有誤, 上朝時自然是據理力爭。後來父子倆相處的時間越發少了, 針鋒相對的時間越發多了, 很多年都不曾再好好說話。
現在想來, 一切竟與泰山之行脫不了關係。
如今扶蘇的想法已經和從前大不相同, 再不會認為那是什麼上天警示, 但凡博士們選日子時用心些, 都不會有那麼一場大雨發生。
無非是他們心裡不服秦國,所以在選期上輕忽怠慢, 甚至有意選個不適合的日子, 這才會那樣的意外發生。
登泰山是否能與天地溝通扶蘇不清楚,他父皇應該也不太相信, 這事本質上來說其實是他父皇在向東方諸國靠攏,願意按照東方諸國的習俗來祭祀天地。
扶蘇說道:“父皇想去泰山,當然能去。”
嬴政的決定本也不是彆人能左右的,問扶蘇不過是想看看扶蘇的想法罷了。見扶蘇表情認真,不似作偽,顯見是認為他是能上泰山封禪的。
對嬴政來說,在看過前世之事後,他對泰山並不那麼執著。哪怕他這次沒登泰山,東方諸國的臣民不也全部拜服在大秦腳下,心甘情願地成為了大秦的子民。
這十幾年來,雖然朝中也沒少爭執,可真正為了反對他而反對的人很少,為自己的想法和立場據理力爭的人多。所以,嬴政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得還不錯。
當然,扶蘇這個太子也挺不錯,至少在士林之中扶蘇聲望頗高。就是不少士子都在犯嘀咕,覺得扶蘇主持編纂的大多是醫書和農書,真正的文學著作沒幾部,是不是看不起他們學文的?
對這一點,嬴政也覺得有點遺憾,扶蘇讀的書不比彆人少,甚至可以說天底下很少有扶蘇沒看過的書。結果扶蘇整天寫什麼《母豬的產後護理》,著實很讓人發愁,連他這個當爹的想看看他(吹噓親爹)的文章都挺難。
思及此,嬴政便把寫禱文之事交給了扶蘇,並讓扶蘇和諸國博士溝通好封禪章程。這一次封禪他不想再出什麼意外,他自認自從當上皇帝以後兢兢業業、從無懈怠,對天下百姓一視同仁,沒有區分過秦人和六國之人,就連打仗擄回來的俘虜都是讓他們乾上幾年便找地方讓他們安家。
不說和彆人比,就是和“前世”比,自己也已經仁慈許多,老天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嬴政再次出巡的消息很快傳開了,小皇孫因為婚事的事惹嬴政不快,挺久沒敢和嬴政沒大沒小。
這會兒聽說嬴政要東巡,頓時坐不住了,忙跑來問嬴政帶不帶上自己。
嬴政等的就是這一刻,他輕描淡寫地把自己要和扶蘇一起出巡的消息告訴孫子,並表示既然他要成婚了,就要有成年人的擔當了,這次將由他留守鹹陽!
小皇孫臉一下子垮了下去。他從小就愛往外跑,會跑會跳以後嬴政每次出巡他都會扒拉在嬴政身上跟著去,這次嬴政不帶他他實在不習慣。
一想到自己已經可以監國了,以後嬴政和扶蘇說不準會經常留下他一個人留守,小皇孫就覺得成親也不是那麼美好了。
不過難過歸難過,婚還是要成的,他堅強地對嬴政表決心,說自己一定會好好監國,絕不讓鹹陽這邊出亂子。
等嬴政點點頭表示滿意,他才磨著嬴政說這次帶他爹,下次該帶他了,可不能次次都讓他留守!
嬴政睨了他一眼,隨口應道:“這就看你的表現了。”
小皇孫蔫耷耷地跑了。
朝中上下一番準備,嬴政便帶著扶蘇及一批心腹老臣出發東巡。
經過十幾年的埋頭發展,通往泰山的直道早已修好了,沿途十裡一亭,三十裡一驛,沿途的亭長與驛長都是地方推舉到郡裡或者從曾立下軍功的老兵中挑選出來的,大多經過統一培訓,已經識得不少常用字,可以分派信件、記述每日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