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們這種也算是‘重感情’的人吧?真沒意思……要是他們能變成主角,才好玩啊。”
他一邊饒有興致的打量著周圍熟悉的環境,一邊念叨著。
過去這麼久,他依然對末日沒來的環境保持著充足的好奇心,明明一樣的東西每次看似乎都感覺不一樣。
“可惜呀,真可惜,怪物似乎不是‘末日遊戲’中本該有的產物,隻是人類基於環境自發產生的變化,不然利用他們的認知讓末日把‘重感情會變成怪物’這條規則改了該多好……”
周奇在自家樓下停下腳步,緩緩在台階上坐下,然後拄著自己的下巴歎息起來。
這是他根據這些天各方數據信息得出的結論。
其中尤為需要注意的就是蘇知雲的那個辦法,連窗口期中的人都能拉回來,卻拉不回來變成怪物的人。
這對那些人來說似乎還能接受,但其實對周奇來說還是挺受打擊的……因為這次末日沒來實在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但目前收獲的依然都是壞消息……
依然要強調的是,以往的每一次末日都來了,而在末日中他該研究的都研究了,該試的辦法都試了,都沒什麼辦法,甚至在之前的重生中,在末日來之前他也試過像這次這樣引導彆人成為怪物,也失敗了,因為在沒到那個時間之前末日確實“不存在”,怪物也就不會出現。
但又為什麼說怪物和末日缺少關聯呢?
周奇這次之所以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末日會隨著人的認知而改變”這條規則。
之前他說末日像一款遊戲,或者是一串被遺棄的代碼,其實更是因為這串代碼有著人工智能的重要特征——遞歸的自我改進。
意思是,ai會根據大數據的反饋不斷修改提升自身,就像人類刻意練習的三個F一樣,先專注,後注重反饋收集信息,最後糾正錯誤進行修改……而ai更是會因為自身的提升把這個過程加速,這就是遞歸的自我改進了……可是,這種人工智能的算法,這場末日遊戲也有……
所以,周奇在很長一段時間的重生中,隻能做一件事——減緩末日的改進速度,換句話說,就是在每一次重生中竭儘所能的藏信息,不告訴任何一個人,不然末日很快會“檢索”到人腦中關於末日的關鍵詞而修改自身。
但再後來他發現了另一個辦法。
就是欺騙末日。
末日會主動讀取人的認知,並根據其中的信息趨利避害,所以,一味的藏著掖著並不可取,反而會讓人腦補的愈演愈烈,反而進行適當的引導和欺騙,把認知改變才更有效果。
而舉個誇張的例子,如果所有人的認知是【人類最恐怖的末日是一天三頓早睡早起每天工作六小時節假日雙休】,那末日可能就真的弄出這樣的規則來籠罩整個人類文明……
當然這個是不可能的,末日就是末日,末日本身的含義在那,他這麼弄就是把全人類和“末日”都當成傻子……
欺騙,隻能小幅度的,適當的騙。
也就是周奇無限重生,才有機會這麼做,而他的成果也是比較喜人的,騙天騙地騙自己,騙全人類,一次又一次,才讓末日一步一步的降低難度,到了今天,末日沒來,的確算是超乎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
但怪物……怪物的存在,真是讓他束手無策,
【怪物的出現是因為末日,但末日不是怪物出現的原因】。
換種說法,人的確是因為末日的環境,才會相繼變成怪物,但末日可能本來並沒有這個“意圖”,隻是人類不能適應,導致出現了無法預料的變化才變成了怪物,而末日自然不想負這個“責任”,乾脆對其無視了……
因為從始至終,怪物都是無法被末日規則更改的,或者說他們壓根就無視末日的規則,無論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而這些怪物也不像那些副本一開始到現在已經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一開始的末日它們什麼樣,現在還什麼樣,真是無論怎麼欺騙都無法改變它們的性質,比如周奇一直給人灌輸【末日是遊戲,怪物則是遊戲裡的怪物,殺掉能漲經驗】,但從沒成功過……
這就很難受了。
因為末日對人類威脅最大的,就是變成怪物這件事,而不是那些副本。
周奇再繼續重生下去,他也許能有一天徹底讓末日的那些副本不再出現,或者真正弱化到遊戲的強度,讓人類可以隨意進出、利用,但對於怪物,他卻不能有絲毫改變。
但他該做的都做了,確實沒什麼辦法。
“哎,實在研究不出來,先去把它們拉回來吧,再晚些可能來不及了……”周奇神色莫名的歎著,然後起身拍了拍屁股。
“‘潮水’我還能擋一陣,所有視線也從中海轉移到這來了,我也該回去了……先把‘主角’的事處理好再說吧……”
最後念叨了一句,周奇轉頭朝自家樓上走去。
這次是真要走了,得告個彆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