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念頭在錢晴腦海中存在很久了,Y市畢竟還是太小,晴月的店鋪開了三家已經算是極限,再開也不會掙得更多,還要搭進去裝修的錢。
省城就不一樣了,雖然省城的競爭會比Y市大的多,而且那邊除了老丁一個朋友之外也沒什麼認識的人。但省城的人口基數也大啊,隨便開一家店,掙錢不掙錢另說,但隻要地段好,做不下去還可以租出去,怎麼算都不虧。
而且錢晴還不打算隻買一間門麵,她想多買兩間。徐阿花跑衛生巾的渠道,省城肯定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到時候自家的房子做代銷點,首先就省去了租房的那點支出,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投資了。
還有錢母的辣椒醬和她姐廠裡出的東西,賣給來進貨的自然可以,但同理她賣衛生巾。渠道都是依賴彆人,人家往哪個地方賣就往哪個地方賣。說不定一股腦都賣去一個地兒了,彆的地方還分毫不知。
這樣亂七八糟的賣法,什麼時候能擴大規模?
所以錢晴覺得還是最好自家開直營點,廠子裡的貨運一部分過去,不論是批發還是零售,都是自己控製商品流向的方式。
錢晴這麼跟周皓一說,周皓也讚同。媳婦雖然不愛讀書,但做生意的直覺還是準的。
的確是這樣,就拿錢雨去年的粉條來說,來進貨的人壓根沒有什麼品牌觀念,進回去就是賣。
顧客買回去吃著好吃,念叨的也不是說倩雨粉條廠的粉條有多好吃,而是會說“市場上那誰家攤子上賣的粉條好吃”。
品牌有了,但是傳不出去。下遊渠道賣貨不會幫你打廣告,因為對方大多數隻是衝著有賺頭來進貨。等有比你更便宜的貨源出現,那對方很可能會忽略口感轉而去進彆人的貨。
如果有競爭對手打價格戰,那多半最後是要被擠兌的做不下去。
所以從廠子直接開直營店,這倒是個好辦法。可以把品牌直接對到普通的顧客,也不用擔心受到渠道影響。
“……媳婦,你也考個大學念念吧。”
他媳婦這腦子,不讀書真的虧了。
錢晴搡了周皓一把,說正事呢,瞎扯什麼。
於是周皓說回正題。
“你錢還夠嗎?”
錢晴:……
的確,她這陣子真的沒少花,買房子裝修,買房子裝修,簡直永無儘頭。有點錢就要花出去,這會兒還說去省城買房。但她手裡的錢其實已經預定好了,等過幾天去提一個冰櫃回來的。
時間已經到七八月了,今年她倒是沒去賣冰棍,但錢母的小賣部占著那麼好的位置,不賣點冰棍可惜了。
所以她打算進個冰櫃回來,就放小賣部,這樣也不用擔心冰棍進了會化,隻要每天晚上趕著冰棍廠下班去進點回來就行。
而且有了冰箱,往後家裡的生活條件也能往上漲漲,不然大夏天的食材總是放壞。
除開冰櫃,周皓還提意見弄個洗衣機回來。
他們新搬的這個樓排水比原來的樓好,家裡就有衛生間,洗衣機也能裝家裡。周皓這半年上學上班,時間上確實比較緊張,錢晴也經常需要到處跑,回家時候倆人都累的夠嗆,洗衣服就成了個麻煩事。
錢晴掰著指頭一算,現在其實她每個月的利潤並不少,三間晴月的店鋪,每個月至少能掙五千塊左右。當然也有旺季的因素在,這個數到了後幾個月會下降些。
梧桐大學小東門,每個月收租能收個五百多。
衛生巾現在主要是梧桐大學那邊賣貨,因為油田這邊的宣傳做得好,所以接受的人越來越多。但衛生巾的掙頭也少,徐阿花去京市進貨是六毛一包,她賣七毛五一包。除開運費人工,掙的可能一個月就幾百。
小賣部還好,一個月也能有幾百塊。
剩下的,養豬場的豬還沒出欄,辣醬廠的房子剛弄好還沒開始,粉條廠還沒到做粉條的時候……
錢晴抱著周皓的腦袋使勁搖:“我好窮啊……”
周皓把媳婦拽進懷裡,他又不是什麼光管指出問題不管如何解決的人,立刻就跟著支招:“你就沒想過把晴月的第一手也拿手裡?”
錢晴當然想過,晴月現在看似是已經注冊了商標,但賣的還是南方來的貨。運費首先就不少,成本卡著脖子,就算是賣貴也貴的有限,這個利潤再想往上就很難。但一直這樣下去並不是長久之計,當二道販子,跟著人家走,早晚這個牌子也會沒有吸引力。
“你的意思是……建廠?”
從第一手就開始自己做,這個過程肯定是遲早要達成的,但現在……
她連買門麵房都沒錢,又哪裡來的錢去蓋廠!
周皓把腦袋卡在媳婦的頸窩裡:“我不是這樣說,你現在去建廠也來不及嘛。我的意思是你去找現成的廠子,咱們出商標出設計,你品味又好,自己定款,讓對方照著做。最後出來的時候上咱們晴月的牌子……”
錢晴兩眼一亮,這倒是個好主意!
她不建廠,那還不能找廠子加工嗎?最近兩年受到各種新款的衝擊,很多國營廠子都乾不下去了,她現在去找廠子合作,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周皓,你怎麼那麼聰明啊。”
錢晴毫不吝嗇的給老公送上各種肉麻誇讚,把周皓誇的氣血上湧。
“行啦,那我過段時間就去省城一趟!”
周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