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下麵黏著糯米,蟹肉吃進去的時候,同時也將糯米吃了進去,糯米裡似乎有甜甜的臘腸和醇醇的香菇,臘腸和香菇和蟹肉一起被碾碎在牙齒底下。
小秋瞳仁亮亮的,“好吃好吃!”
袁如珠嘗了一口荷香糯米蒸花蟹,點評道:“很不錯。”
小秋忽然湊近,低聲道:“姐姐,你做的螃蟹是不是比這個還要好吃?”
袁如珠的食指拇指並攏,音量極低,“可能……會好吃一點點。”
“那你回去做給小秋吃好嗎!”
“可以。”
小秋興高采烈。
這時候,突然有一道男聲旁插過來。
“袁老板?”
袁如珠尋聲望去,認出站在前方的兩人,她禮貌性地向他們頷首。
這兩人就是之前問她要不要做私人廚師的那兩位食客。
王峻笑道:“這麼巧,袁老板也在這裡吃飯?”
接著他又唉了一聲,“本來端午節打算去你家飯館吃飯的,可是你家飯館端午不營業。”
他身側的費金捏捏下巴,說:“袁老板,你還看得上這裡的味道?你的手藝不比這家飯店的廚子好多了。”
“沒有沒有,這家飯店的味道還是很不錯的。”
“袁老板謙虛了,這家飯館遠遠不及你家飯館好吃,整個清河鎮都沒有比你家飯館還好吃的飯店了。”
這時突然又有人插聲,“你們說的哪家飯館,比金樽還好吃?”
費金看向說話的女人,說:“如珠飯館,”他指指袁如珠,“她家的飯館。”
女人挑挑眉,“沒聽說過這家飯館,是不在清河鎮嗎?如果比金樽還好吃的話,在清河鎮應該很有名的吧?”
“在清河村。”
女人一愣,“清河……村?”
“對。”
女人有些狐疑。她懷疑費金是在逗她玩。如果她沒記錯的話,清河村……是一個貧困村吧?
說來也是神奇,清河城是一線城市,清河鎮也是比較繁華的一線大鎮,而清河村卻是一線貧困村,大抵是因為清河村十分偏遠,地勢差,資源匱乏,所以才怎麼發展也發展不起來吧。
就這麼一個貧困村裡的飯館,居然比得過金樽飯店?開什麼玩笑。
女人叫金琳,是金樽飯店老板的妻子,方才無意間聽到費金說鎮上沒有哪一家飯店比得過這胖女孩開的飯館,她頓時生出危機感,於是立刻上前詢問。
她不能錯過任何一個有可能和金樽飯店成為競爭對手的飯店。
當聽到費金說那家飯館開在貧困村清河村的時候,她嘴角抽搐,危機感頓時消散得一乾二淨。
一個窮鄉僻壤的飯館?怎麼可能比得上金樽?實在是不足為懼。
嘴角漾開得體的笑容,她說:“如珠飯館?有時間了去嘗嘗。”禮貌性地點了點頭之後,她轉身離去。
徑直去往後廚,金富華見她來了,說:“怎麼到店裡來了?不是和你朋友去逛街了嗎?”
“過來看看。”金琳看著金富華炒菜,忽然像是自言自語似的,“老公,你覺得清河鎮還有比你廚藝更好的嗎?”
金富華抬首,“怎麼?”
“剛才聽到有人說,我們這裡有一家飯館比我們家還好吃。”
金富華立刻正色,“哪一家飯館?”
“如珠飯館。”
“如珠飯館?鎮上新開的飯館?”
“不是,是清河村的一家飯館。”
金富華有片刻的頓滯,“你是說……清河村?”
“對。”
金富華破有自信地搖搖頭,“比我們飯店還好吃?無稽之談。”
隻是下一秒,他凝了神色,“不過也不一定。”
金琳嗯了一聲,“我也是這麼想的。”
原本她覺得如珠飯館不可能比得過自家飯店,但凡事都並非絕對,她又不是蠢笨之人,蠢笨到對自家飯店有盲目的自信。
誰說小山村的飯館就一定比不上自家飯店?
金富華沉吟,“既然都有人那麼說了……我想我們應該找個時間去一探究竟,去看看那家飯館到底如何。”
飯館即便是在清河村,那也是他們的競爭對手。他們應該去了解了解。
金琳點頭。
吃完飯後,袁如珠他們繼續逛街。街上有賣寵物小鈴鐺的,袁如珠心血來潮,買下幾個小鈴鐺,“回去給嘟嘟小白帶著。”
“我也要!”小秋伸手。袁如珠給了她一個小鈴鐺。回家之前,袁如珠去市場買了花蟹。
抵達家時,天上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端午的雨水又叫龍舟水,龍舟水辟邪去晦氣。吳桂芳用盆接了些雨水,準備用這些雨水煮蘭湯。
沐浴過蘭湯,袁如珠早早入睡,次日清晨,天上還在下小雨。她推開窗戶,伸手去接冰冰涼涼的雨。
雨中的村莊,空氣是潮濕的,潮濕裡有泥土和花草樹木的香氣,很是清新好聞。她聞了聞清新的空氣,進入灶屋。
經過一夜的浸泡,糯米已經泡好。袁如珠把糯米裡的水瀝出來,然後拍蒜。
她把蒜末放油鍋裡炒了炒,加鹽加白糖,再調入些許咖喱。蒜末被咖喱染的金黃金黃,袁如珠翻炒幾下,蒜蓉醬便做好了。她把蒜蓉醬放到一邊備用。
取出蒸籠屜子,她將荷葉平鋪到屜子裡,把泡好的糯米均勻地鋪到荷葉上。
燒大火,蒸糯米。
大概蒸到二十分鐘的時候,袁如珠掀開蒸籠蓋子,在蒸了二十分鐘的糯米裡澆入一碗開水。
吳桂芳好奇道:“倒開水乾啥?”
她沒見過蒸糯米蒸到一半往裡麵倒開水的。
袁如珠抬起下巴,說:“就是為了讓糯米更好地吸收水分,專業的說法就是吃漿,這樣蒸出來的糯米口感會更好。”
吳桂芳若有所悟,學到了。
澆過開水的糯米再蒸十分鐘。蒸好後放一旁備用。
螃蟹吳桂芳已經處理好了,螃蟹被她切成了四塊,去除了腮、嘴以及蟹腿上的尖刺等等部分。
袁如珠熱油鍋,炒香臘腸丁和香菇丁,香菇和臘腸的香味一揮發出來,她立即將之前炒好的蒜蓉醬炒進鍋裡。
金黃的蒜蓉醬把香菇和臘腸都染成了金黃色。甜甜的臘腸香味和香菇的菇香以及蒜蓉的蒜香噴湧出來之時,她把帶著荷葉香氣的糯米飯炒進鍋裡。
因為等會兒螃蟹裡要蒜蓉醬,所以袁如珠沒在糯米飯裡放鹽,隻撒了少許醬油。醬油入了糯米飯裡之後,再加入少許白糖調味,最後翻炒幾下出鍋。
重新取蒸屜,重新墊上荷葉,炒好的糯米飯鋪進荷葉上。再把拌過鹽和蒜蓉醬的螃蟹鋪到糯米飯上。
“蟹殼咋也要放上去蒸?”見袁如珠把蟹殼也放到蒸屜裡,吳桂芳連忙問。
袁如珠回她:“蟹殼蒸了之後紅紅的很好看,紅紅火火嘛。”
原來為了荷香糯米蒸花蟹的賣相更好看。吳桂芳失笑。珠珠在做菜這一方麵很是講究,她做菜,色香味美必須俱全,一樣都缺不得。
荷葉鋪好,糯米鋪好,螃蟹鋪好,蒸籠上大火蒸。
十五分鐘過去,袁如珠揭開蓋子。
嘩啦嘩啦,熱騰騰的白霧從蒸屜裡衝出來。荷葉的清香,糯米的糯香,螃蟹的蟹鮮,香腸的甜味,香菇的醇味,蒜蓉的蒜香全部湧了出來。
袁如珠吸氣,“好香。”
她揮揮手,熱霧散去,荷香糯米蒸花蟹露出廬山真麵目。
紅紅的螃蟹抹了蒜蓉醬,金黃中透著紅色,亮眼又喜慶,螃蟹下麵墊著剔透飽滿的糯米,糯米下麵翠綠的荷葉若隱若現。
斑斕的色彩,鮮豔的色澤,豐富的香味,整個荷香糯米蒸花蟹,給人一種活色生香的視覺衝擊感。
袁如珠吸吸氣,將切好的蔥段撒上去,活色生香的荷香糯米蒸花蟹,又多了一道鮮綠的色彩,更加活色生香。
小夏小秋已經饞地邁不動腿,小秋擦著口水,奶聲奶氣,“比、比昨天吃的還要香!”
她伸出小胖手,恨不得立即用手去抓。
荷香糯米蒸花蟹一端上桌,一家人紛紛動筷。
金黃中透著紅色的蟹塊入口,首先感受到的是濃鬱蒜香。
用油炒過的蒜末加過咖喱之後,吃起來潤潤綿綿,香濃可口。
蒜蓉包裹著的糯米糯而不耙,帶著微微的甜意,是糯米本身的清甜,是臘腸的甜,是白糖的甜,是三種甜味融合出來的清口的甜。
微微的甜意裡透著香菇的醇味,還在感受香菇的醇味之時,一股噴湧而出的蟹香宛若龍卷風,席卷而來。
濃烈鮮美的蟹香,帶著綿綿的蟹肉抵住牙齒,蟹肉鮮而不肥,甘而不膩,每一處肌理都透著荷葉香、糯米香以及蒜香,豐富多層次的口感瞬間侵占味蕾,瞬間折服味蕾。
小夏小秋吃得嗷嗷叫起來。吳桂芳和李長貴也吃得紅光滿麵,連連讚歎,好似嘗到了人間至味般。
袁如珠見他們吃得開心,她莞爾,接著腳邊響起叮叮當當的聲音。
嘟嘟和小白仰著毛絨絨的狗頭,脖子上的小鈴鐺叮叮當當響個不停。
它們直勾勾地盯著她嘴邊的螃蟹,尾巴搖得更厲害,鈴鐺也響得更厲害。
螃蟹裡含有的過敏物質太多,袁如珠不敢給它們吃,隻得狠心揮揮手,“去吃狗糧。”
一向乖巧聽話的小白也不聽使喚了,仍然直勾勾地盯著荷香糯米蒸螃蟹,圓溜溜的眼珠子動都不動一下。
袁如珠看了看它們脖子上的小鈴鐺。然後給它們解了下來。
小鈴鐺還是不能經常戴著,不然會影響狗狗的聽力,偶爾戴著玩玩即可。
解下鈴鐺後,她不再管它們,她繼續吃螃蟹。
秋天才是吃花蟹最好的季節,六月份的花蟹口感還是差了些。
嚼著螃蟹肉,袁如珠說道:“等秋天到了,我們用秋天的花蟹做荷香糯米蒸花蟹,會更好吃的。”
彼時,清河鎮的一處酒店裡,男人點著訂票軟件,陷入極度的掙紮之中。
要不要回廣東?
他抓抓後腦勺,猶豫得頭都快炸了。
男人是之前去如珠飯館的那個廣東人,今天是端午節最後一天假期,明天就要上班了,他本應該今晚就坐車回廣東。但他遲遲下不了決心回廣東。
明天如珠飯館就營業了,他明天就可以去飯館吃飯!
回味著那天吃的粽子,嘴裡不禁分泌出口水,他吸溜了一下口水。
回去吧……可是明天飯館就營業了啊。
不回去吧……可是明天要上班啊。
猶豫掙紮許久,最終他還是沒扛住美食的誘惑,決定明天請一天假,去如珠飯館吃了飯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