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二,吉,宜開張納財。
“除夕”好似一道分水嶺,除夕之前,是冬日,過了除夕,春天就近了。
還沒出正月,風已不似之前罡硬,白天日頭好時,再穿棉襖竟微微有些熱了。
巳時剛過,南三街一座繡房便歇了,從裡麵陸陸續續走出來繡娘,各自活動著頸肩和手臂,三三兩兩商議著去哪裡用飯。
“一天吃三頓,愁都愁死了。”穿薄荷綠襖子繡娘不過十六七歲模樣,身材圓潤,每天最愁就是晌午這頓怎麼打發。
出來做活,許多東家都是管飯,但繡房內物件精貴,最忌諱沾染油汙,故而一概吃喝俱不許帶進來。
“不如咱們去吃北六街孟婆子家肉丸子湯吧!”
另一個穿藍衣提議道。
五公縣是二十年前重新規劃過。
當時地方官以縣衙為中心將整座縣城主體東西向劃分為**街,分南北兩座半城,而那八條街也自中軸線起,分彆稱為南/北大街、南/北二街等,一直到最外圍八街止。
而每條大街上,則再根據天乾地支編號,如此一來,南北貫穿、東西通達,十分清晰明白。
那綠襖和剩下紅衣一聽便紛紛皺眉。
“忒遠了些!”
“就是,況且才過了年,誰吃那油膩膩。”
“姐姐們!”途徑成衣鋪子時,便有幾個相熟夥計站在門內調笑,“姐姐們還愁甚麼,隻要幾位開尊口,多是人出謀劃策哩!”
又有隔壁書肆、糧行等管事起哄,十分殷勤模樣。
“放你娘屁!”那綠襖子小娘子冷笑著啐了口,叉腰罵道,“少在這裡滿嘴胡沁,再嘴裡沒遮沒攬,老娘便去報了官,看到時候是誰沒臉!”
同來兩個女郎也絲毫不怯,柳眉倒豎杏眼圓睜,將這群人罵得灰頭土臉。
等她們走了,眾人才土撥鼠似重新鑽出來,望著遠去背影咋舌。
“這也忒潑辣了些。”
“端烈貨……我可降服不住。”
眾人聞言,頓時看著大言不慚那人哄笑起來。
“還降服?你倒是想得美!彆看這些小娘兒們嬌嬌弱弱,一雙手便是寶貝!那邊錦雲繡坊曉得吧?聽說縣裡幾位大財主便時常從那裡訂衣裳穿!一個月少說也有五七兩銀子進賬。
還有那繡工格外好,一兩年專注一副插屏,轉手賣個幾百兩也不是稀罕事!”
那新來一聽,不住咋舌。
“乖乖,這哪裡是小娘子,竟是活財神了!”
眾人一聽,俱都笑了。
“可不就是活財神?”
要不然大家怎麼都愛熱臉貼冷屁股,天天被罵也不肯放棄。
說句不好聽,若誰娶了這麼一位娘子,下半輩子算是有靠嘍!
卻說那三位小娘子熟門熟路罵完了人,才走到街邊,忽聽前麵人群中傳來清脆童聲:
“師家鹵,頂呱呱,吃了又吃還想它!”
三人麵麵相覷,這是什麼?
聽著咋有點上頭?!
正疑惑間,那叫聲越來越近,竟從人堆兒裡鑽出來一個穿著紅底橙色掐牙上衣小孩兒來,頭上戴著同色頭巾。
這兩個顏色拚在一處著實顯眼,哪怕如今尚未出正月,路人衣裳都很喜慶,也絲毫沒有被淹沒。
衣裳前胸和後背處都印著墨色字樣,若識字就能看出是“師家好味”四個字,打頭一個“師”字略略變體,又勾了個圈兒,像字又像畫。
那小孩兒約莫七、八歲年紀,一雙眼睛咕嚕嚕直轉,顯得很是機靈。
他目光在行人身上一一劃過,忽然跳到一對兒夫妻跟前笑道:“師家鹵,頂呱呱,吃了又吃還想它!今兒師家好味菜館開業,就在前頭二街丙字午號,賣都是外頭沒有新鮮吃食,鹵肉、鹵雞鹵鴨、蜜汁梅肉等等,還有水晶粉、酸菜餃兒、三鮮水煎包,好吃得很呐!頭天開張,都可以試吃,不要錢,兩位不去瞧瞧麼?”
那夫妻倆正是出來吃飯,可在縣上生活許多年,哪家鋪子什麼滋味兒,兩人都爛熟於心,很是犯愁。
如今聽了這話,倒來了幾分興致。
“好小子,你是替人家跑腿兒?”
再沒見過隔著整條街拉客。
“
彆倒罷了,”他媳婦笑道,“那蜜汁梅肉名兒雅致,也不知是個什麼味兒。”
“這也不難!”誰知那小子竟立刻打開身上掛盒子,一股異香立刻噴湧而出,“兩位嘗嘗就知道了。”
夫妻倆好奇地低頭一看,隻見裡麵分成數個小格子,板板正正擺著許多紅棕油亮肉塊,旁邊還擱著細竹簽子。
那小子用竹簽插了兩塊拇指肚大小肉遞過來,“這就是蜜汁梅肉,裡頭加了蜂蜜烤出來,用料又講究,味兒又好,本錢大著呢!一般人我都不舍得與他們嘗!”
說到最後,他反倒先饞起來,口中津液四溢。
這話都是小掌櫃教他們,連著背了幾天,如今全都倒背如流。
小掌櫃說了,是人就喜歡聽好話,你越說得他們與眾不同,他們就越願意心甘情願地掏銀子。
果不其然,夫妻倆先看這孩子乾淨清爽,口齒清楚便有三分好感,如今又見那吃食好看,香氣濃烈,還是單獨簽子插,一點兒不臟亂,又多三分。
再一聽這個,不自覺便有些飄飄然起來。
“一般人不舍得與他們嘗”,卻偏偏讓我們嘗,啥意思?
我們不是一般人唄!
夫妻倆心滿意足,果然取了來吃。
豬梅肉本就極嫩,這份烤製火候拿捏得恰到好處,一嚼就能感覺到豐沛肉汁滲出來。
烤肉遠比一般燉肉來勁道,那甜味與鹹味配合得極好,沒有誰壓過誰,反倒是覺得缺了哪一樣都不成。
“那鹵味又是什麼?”
女人嘗了梅肉,突然覺得胃口被打開,嘴巴裡香噴噴水漬漬,竟現在就想去店裡瞧瞧了。
“鹵味那可多啦!”
見火候差不多,那小子呱唧呱唧如數家珍報起菜名,“鹵肉方、鹵雞鹵鴨,都是各個部位分開,貴客想吃哪兒都成!還有那鹵藕片、腐竹、木耳、豆乾、油豆腐……”
他聲音又脆又脆,不等說完,不光那對夫妻,周圍好些路過行人都聽得入了神,忍不住吞著口水問道:
“那腐竹又是什麼?聽這名兒怪怪。”
那孩子便笑道:“我們掌櫃說了,心動不如行動,左右就在前頭不遠處,諸位貴客不如隨我去瞧瞧,買不買沒關係,隻去瞧一瞧,看一看,嘗一嘗,左右也不要錢,吃不了虧,上不了當!”
當一個還算討喜人不斷在你耳邊重複某個建議,人往往會陷入混沌,不自覺跟著他思維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