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跑還一邊緊張兮兮的到處觀望,分明在自家,愣是演繹出一種做賊般的效果。
王江是最後一個進來的。
進門前,他親自往外看了幾眼,然後慎重的關上門扉。
一群五公縣的體麵人物在大圓桌邊圍坐一團,眼巴巴瞅著正中的大陶罐,渾身上下寫滿渴望。
師雁行正色道:“咱們做廚子的,自然是想著將最好的東西呈現給客人,可這好與不好,不親口嘗嘗怎麼能行?”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讚同,舔嘴抹舌道:
“是極是極,師掌櫃這話說得對極了!”
“就是這麼個理兒,咱們誰出鍋前不得嘗嘗鹹淡啊!”
“對,更何況這還是招待貴客的,萬一出了岔子怎麼擔當得起?”
王江:“……”
臉呢?都不要了?
師雁行親自抱進來一摞碗,挨個舀湯。
大油都已經撇出去了,剩下的全是濃縮精華,肥而不膩,香而不頂。
湯底白色微微泛著淺黃,款款冒著熱氣,看上去溫暖又溫柔。
當然,也貴。
一大罐子湯,架不住人多,最後每個人隻分得一小碗。
師雁行先朝王江拱了拱手,一本正經道:“這罐子裡麵用的上等瑤柱,是由王掌櫃提供的。”
眾人整齊地轉向王江,整齊地拱手,整齊地道謝。
“王掌櫃高義!”
王江:“……好說。”
頭一次他被感謝得如此渾身不自在。
分明是一群人拱手,但總覺得好像在上墳。
而他就是那墳包包裡的人。
王江木著臉去看師雁行。
他覺得這姑娘就是故意的。
師雁行忍笑道:“得了,涼了就不好吃了,咱們趕緊嘗嘗鹹淡。”
眾人聞言如夢方醒,抹著哈喇子去端碗。
“對對對,趕緊的,趕緊的,涼了就不香了。”
“真喝呀?”
“後日才是宴席呢,這會兒不喝,難不成還倒了?”
“那還有假?!來來來,我乾了你們隨意……”
廚子的事兒能叫搶先嗎?
這叫負責,這叫嘗味兒!
一時間門,包廂裡全是咋吧嘴兒的聲音。
鮮!
真是鮮呀!
就是入口之後有那麼一瞬間門,好像連思考都不能了,整個人飄飄然如羽化而登仙。
這種美味的衝擊來得緩慢而堅定,順著喉管一路往下滋養五臟六腑。
你幾乎都能想象到肺腑隨著這熱度和溫柔緩緩舒展的愜意姿態。
回過神來之後,任你絞儘腦汁也不能想象出除了鮮美之外的第二種形容。
就是一個“鮮”。
一碗九絲湯下去,美食城眾掌櫃連著好幾天念念不忘,再吃什麼都有點悵然若失。
除卻巫山不是雲呐!
彼此間門倒是和諧了不少。
嗨,畢竟也是一起搶過知州夫人頭茬的人了!
一起扛過槍,一起喝過湯,這革命戰友般的情誼沒得說。
在美食城眾人的共同努力下,潘夫人的宴會圓滿落幕。
因為與會的大多是各家掌門女眷,遠比周雅的小夥伴兒們更有話語權,都不用往上請示,自己就能做主。
瀝州城中的美食她們早就吃膩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新鮮的,誰不想嘗嘗?
有杜知州和周通判兩個帶頭,美食城的實力不言而喻。
哪怕就算平時不好美食的,聽說了這股風潮,也忍不住想要試一試。
嗨,咱們一輩子當不了官,做不了宰,可如今有兩位大人及其家眷都說好的,難道還不能嘗一嘗了嗎?
到不了人家那位置,嘗嘗人家吃過的東西也算了了心願啦!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美食城光接大小宴會就接到手軟。
不知不覺間門,瀝州城內已經刮起一股新潮流:
五公縣美食城籌備的宴會才是最頂流的。
風聲傳出去之後,也有不少本地的酒樓食肆不甘心被外來戶搶了風頭,也學著推出什麼幸運的喜球模仿低配版,又或是幫著各家各戶置辦席麵什麼的。
奈何這些貴客們從來就不缺錢,自然犯不著去弄這些東施效顰的。
不過“中產階級”們自然不敢跟頂流階層爭搶,又耐不住寂寞,隻得退而求其次,倒是幫那些效仿的酒樓貢獻了不少營業額。
隨著訂單越來越多,喜球的“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
如今的內餡兒都偏甜膩,雖說迎合了絕大部分消費者們的喜好,但說不得也有那些不愛吃甜的。
就比如說許多男人們時常聚會,少不得推杯換盞,酒過三巡喝得正酣時,忽然冷不丁端出來一盤粉嫩可愛的喜球……
倒不是說不好,可怎麼都覺得這兩個場景不大搭。
於是師雁行又順勢推出了酒心係列。
乖乖,這可真是把愛酒人士們的熱情徹底引爆了!
來了州城這麼久,美食城眾檔口的掌櫃們其實一直有些不安。
畢竟本錢交出去了,如果買賣進行的不順利,可算是血本無歸。
但現在,這種不安沒了!
一群人每天忙得腳打後腦勺,洗的眉開眼笑,恨不得做夢都笑醒。
每每見了師雁行,大老遠就拱手問好,那叫一個笑容可鞠。
雖是十月的下旬,冰雨紛紛,可大家夥兒的心呐,卻跟燒了熱炭似的!
偶爾師雁行要做點什麼,都不必親自開口,但凡流露出那個意思來,一群人幫著替她置辦!
“哎呀,師掌櫃呀,怎好如此見外,有什麼事何須您親自動手?吩咐我們一聲也就是了!”
“對嘛!這術業有專攻,您何該就是做大事的,如此微末小節就放在一旁吧!”
“放下,快放下,大材小用了不是?”
師雁行:“……”
你們這熱情得讓人有點招架不住。
雖然沒有親自試過,但是師雁行覺得現在但凡她再想做點什麼大計劃,完全不用再考慮王氏兄弟的感受。
隻需她登高振臂一呼,響應者必然群起!
這就是真金白銀搞業績的號召力。
曾經舉步維艱的美食城生意終於正式踏上正軌。
現在完全不必他們去外麵招攬買賣,買賣自己就找上門來,甚至做不完!
好像錢一下子好賺了。
今年的第一場薄雪飄下來時,師雁行正披著薄鬥篷,抄著袖子看街景。
“掌櫃的,外麵涼,您捧個手爐吧!”
胡三娘子遞上手爐。
作為從縣城跟到州城的心腹,她親眼見證了美食城的成長,但更震撼於自家東家的崛起。
從小小一家店麵到如今的規模,城中各路達官顯貴都是自家客戶,簡直就跟做夢似的。
師雁行似乎看出她的心思,摸著手爐笑道:“萬事開頭難做,買賣也是這樣……”
她低頭看了看緞子的手爐套,一時感慨萬千。
曾幾何時,她們娘仨窮得叮當響,明麵上的錢加起來也不過十八個銅板,想做點便宜的大碗菜買賣,還得讓江茴當鐲子。
後來要去鄭家做菜,為了置辦幾件體麵衣裳,還要精打細算買棉布……幾十文錢而已。
可如今呀,都好了。
你看,連手爐套子都是綢緞的。
當資本和人脈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品牌效應,賺錢也不再艱難。
大家看的不再是哪家店,而是你這個人,你這份本事。
說的直白一點,將來的某日師雁行離開美食城也不必擔心沒有客源。
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師雁行”三個字才算是在州城內具備了真正的價值。
以後隻要不出意外,她師雁行說好的,就絕對會有一群人無條件盲從!
這就是客戶的粘性。
胡三娘子似懂非懂的點頭。
“雖是不一樣的行當,可這道理聽上去卻有些耳熟,就好比早前我初入行時沒人瞧得上,可後來漸漸打出名頭,大家也來主動找我了。”
師雁行笑著點頭。
“就是這麼個理兒。”
所以隻要跨過了那條分水嶺,窮的越窮,富的越富。
“對了,掌櫃的,”胡三娘子又想起來一件事,“那胡先生問您什麼時候畫像?”
胡先生就是之前那位畫師。
師雁行不忍人才凋零,就教導了他西方畫技中的陰暗和光線明暗對比。
胡先生聽罷,也像模像樣弄了一堆幕布,上麵擺著什麼蘋果梨啊,圓球啊,方塊啊,甚至是各種雕像,每天練習勾勒,就很廢寢忘食。
因胡先生幫忙畫了這一堆菜單子,賺了不少錢,省吃儉用的話小半年無憂,暫時都不必為生計發愁,就一心研究畫畫。
胡三娘子見他與自己同姓,又是個癡人,私下時常照顧。
某日就對師雁行笑,“掌櫃的生得這樣容貌,又是這個年紀,還立了這般事業,不如畫個像留念。”
師雁行一想,這倒也是。
現在這個年代沒有照相機,不留下自己的影像可惜了,遂請胡先生幫忙作畫。
胡先生十分激動,每天單獨抽出半個時辰幫她寫生,又讓笑。
師雁行坐在那兒也不清淨,雖然身體不動,可腦子一直在轉。
也不知怎麼的,突然有一天胡先生拍掌大讚,“掌櫃的笑得極美!不知在想什麼,以後畫像時就這麼笑吧!”
因他總鬨著要拜師,師雁行又不肯,後來隻好退而求其次,也跟著胡三娘子和三妹她們叫掌櫃的。
師雁行從思緒中回神,聞言端莊微笑:
“想錢。”
啊,賺錢使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