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905年秋,清政府一紙諭令昭告天下,廢除了延續千年的科舉製度,引得世間一片嘩然!
而隨著這紙諭令的頒布,當年的秋闈成績也被作廢了,原本已經公布的紅榜,一夜之間成了一張廢紙,那些本就沒考上的秀才們也就算了,而那些榜上有名的秀才,已經被周圍人喚作了舉人老爺的人,簡直無法接受這樣人生的大起大落,好幾個人聽到了消息後,當場就氣暈了過去。
當季恒之接到消息的時候,望著告示牆上並列貼著的兩個告示,著實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明明五天前他還在這裡剛剛看完紅榜,上麵高高掛著他的名字籍貫,列為這次鄉試第七名,可是僅僅過了五天,在紅榜旁邊的告示上就寫著科舉製度已經被取消,從此以後再也沒有鄉試會試殿試,此次所有的考生的成績也統統作廢。以後再選拔人才,就要從那些新式的學堂裡麵選拔了!
都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可是季恒之覺得自己這輩子不如意的事可以算個十成十!
若正經論起來,季恒之祖上在康乾時期是出過幾位朝廷大員的,也算是官宦世家,書香門第。隻是隨著整個清王朝國力的衰微,官場的日漸腐朽,季家人的官場之路也愈加艱難。等到季恒之爺爺這一輩的時候,季家已無當官之人,舉家從京城搬遷到南方偏僻小鎮,靠著讀書人的體麵教書養活生計。
儘管已經算是家道中落,但是季家從來沒有放棄過通過科舉重返朝堂恢複往日榮光的想法,所以儘管家財散儘,搬離京城,也沒有丟掉家裡一本藏書。隻是季恒之的爺爺父親都不算得讀書的好材料,又無錢疏通,所以考了一輩子也就是個童生,再無進寸。
季恒之十四歲中了童生,十七歲考中了秀才,給了季恒之的父親莫大的希望,專心教書育人,不再參加科舉,隻為了多賺點銀子給季恒之作為鄉試路上的盤纏。
季恒之沒有挨上季家輝煌的好時候,同時他雖然中了秀才了,可是也沒有怎麼改善家裡的條件。其實季恒之已經隱隱感覺到了他們這種讀書人受到的禮遇在這個年頭已經越來越少,原本清政府給讀書人的優待也漸漸隻剩下了一些形式,洋人一次又一次的打了進來,先進的武器和技術讓很多有識之士都重視起來,認為隻有師夷長技以製夷,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西式學堂和海外留學,原本讀書人都要學習的四書五經第一次受到了挑戰,被拉下了神壇!
隻是季恒之所在的小鎮畢竟偏遠,消息遠不如在京城時候那般靈通,再加上季父對清政府強烈的信心,對季恒之考科舉一事超乎想象的執著,一向都是認為外頭的紛紛擾擾隻是暫時,以後終將還是一切照舊,所以隻盯著季恒之讀書。
隻可惜就算在那樣一個年頭,想要靠著科舉出人頭地也是不易,季恒之幾次前往江寧府參加鄉試,卻屢次不中,將家中最後一點銀兩耗儘之後,季父也終於因為一場風寒無錢醫治而一命嗚呼!
然而即便如此,季父在臨終前囑托季恒之和季母的,依舊是一定要堅持考下
去,光耀季家門楣!
季恒之原本因為幾次不中已經心生退意,再加上是因為自己將家財耗儘導致季父來不及及時救治而無限悔恨,心中已是想此生再不碰科舉了。萬沒想到父親如此執著,臨終前都因為此事而無法閉眼!!
從那之後的三年裡,季母四處打零工維持生計,靠著給鄰裡洗衣服帶孩子賺取點微薄的銀子,靠著自己還算不錯的繡活積攢給季恒之趕赴鄉試的盤纏。而季恒之則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惹得不少人都對他指指點點,覺著家裡日子已經過成這樣了,這個季秀才還不幫著老娘一起踏踏實實生活,散儘了家財、父親為此都搭上了命都沒考中,竟然還想著去考!
真真是讀書讀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