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點點頭:“去找你奶回來。”
梁盼偷眼看了她爸身後的陌生女人幾眼,小聲問:“跟我奶咋說啊?”
梁平頓了頓:“就說你二姑回來了。”
梁盼應了一聲就往樓下跑,跑著跑著,停住了。
二姑?她二姑回來了?
她眼珠子轉了轉,沒有按照她爸說的,先去菜市場找她奶,而是往她媽單位跑去。
“進來吧。”梁平態度還算平和,讓梁鳳霞忐忑的心情得到緩解,但是他平靜的態度,又讓梁鳳霞有些不高興。
她這麼多年沒回來,不管生氣還是高興,總歸得有個表示吧,她哥這態度也太敷衍了。
梁家的房子比肖家還要小一點兒,人口倒是差不多,這樣一來,就比肖家還要局促。。
梁鳳霞拎著東西進去,一時間沒找到放東西的地方,轉悠了一圈,心裡怨氣又上來了。
偏偏梁平這些年變化太大了,把她引進屋後,倒了碗涼水給她,就不管了,自顧自去打水洗了把臉,把汗津津的頭發衝了一下,稍微擦乾了一點兒,又撥回去擋住右眼。
梁鳳霞看著他的動作,心裡百味雜陳,她曾經無數次想過,如果大哥的眼睛沒有受傷就好了。
當年政策強製要知青下鄉的時候,梁家父母努力想留下孩子,大女兒梁紅霞當時已經有了談得來的對象,在談婚論嫁了,隻要結了婚,就不用下鄉。
可除了梁紅霞,他們還有三個孩子,連最小的梁安都已經十六七歲夠歲數了。
大兒子梁平十二歲的時候,過年出去玩,不知道被哪個孩子扔的炮仗炸壞了一隻眼睛,婚姻成了老大難,在城裡都不好說媳婦兒,要是去了鄉下,更沒戲了。
二女兒梁鳳霞生的花容月貌,這個年紀的小姑娘,哪放心她一個人去鄉下種田,父母狠不下心。
小兒子梁安更不用說了,自小體弱,夫妻兩個精心了再精心,好不容易把孩子養到這麼大,平時都不敢累到他,去鄉下種地,累出個好歹,他們隔這麼遠都不一定能知道。
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老兩口一共就兩個工作,三個孩子非得舍一個去,舍誰都是在挖心肝。
那段時間,梁鳳霞天天心驚膽戰,忍不住胡思亂想。
她不想下鄉,她是城裡人,憑什麼去鄉下當泥腿子,但她又覺得父母偏心,如果必須得走一個人,肯定會是她。
所以她一邊討好哀求,求父母讓她留下,一邊心裡怨恨跟她爭搶機會的哥哥和弟弟,尤其是弟弟梁安,她一直對他有怨,這次更是怨上加怨。
最後梁平作為大哥,主動跟父母說了,他下鄉,讓弟弟妹妹留在家裡。
粱父梁母痛哭一場,原本都準備給梁平報名了,事情又有了轉機。
梁母有個工友,家裡也是孩子多,五個孩子,比梁家還多一個。
工友家有個女兒,不想下鄉,知道他們家情況,就跟她媽說,願意嫁給梁平,但是要讓梁母把棉紡織廠的工作給她。
梁母又動搖了,這可能是大兒子唯一能正常結婚的機會,不用拖到年紀大了當老光棍,也不用考慮二婚或者有缺陷的媳婦兒。
那家的女兒她知道,人是個能乾的,性子利索,長得也不差,把工作給她,她嫁到梁家來,就是肉爛在鍋裡,還給老大娶了個媳婦兒,不虧。
回去把這事給粱父還有梁平一說,畢竟是長子,粱父總歸還是盼著兒子能早點兒結婚成家,難得有這麼個機會,他直接就願意了。
梁平也猶豫了,他說是不成家了,把留城的機會讓給弟弟妹妹,可那是沒有姑娘看得上他,要是真能娶個好媳婦兒,他也不想下鄉。
梁母找機會讓梁平和姑娘見了一麵,回來之後,梁平立刻改了口,再不提自己要下鄉的事。
梁鳳霞還沉浸在不用下鄉的喜悅中,梁家已經風風火火給梁平定了親,梁母的工作給了那姑娘,工作一敲定,梁平和那姑娘就領了證,隻等辦酒了。
梁鳳霞傻眼了,又哭又鬨,差點兒沒砸了婚宴。
因為這個,原本對她有些愧疚的父母,心裡平添許多不喜,兩個孩子之間的選擇,也更加偏向小兒子。
辦個婚宴還有人搗亂,她大嫂韓臘梅因此對梁鳳霞有了芥蒂,對這個小姑子很是不喜。
之後就是在梁鳳霞和梁安中間選,父母做不下決定,韓臘梅給他們出主意,說她嫁給梁平就不用下鄉了,小姑子長得好看,找個好人家嫁了,讓婆家給找個工作。
粱父的工作就可以給梁安,兩全其美,多好。
粱父梁母包括梁平,都覺得她說的有道理,可實際上那會兒梁鳳霞才剛剛十七歲,還在念書,城裡女孩子結婚沒那麼早,韓臘梅嫁給梁平是合適,她二十二了,跟梁平年紀差不多。
一時半會兒,讓梁鳳霞到哪找個合適的人嫁出去,女孩子恨嫁,說出去多不好聽。
匆忙之下能找到的對象,多多少少都有些不足,比如梁平,一隻眼睛看不見,臉上還有傷疤,要是一般情況,哪怕能給個工作,也娶不到韓臘梅這樣的媳婦兒。
梁鳳霞心高氣傲,仗著自己長的好看,一心想找個處處都好的對象,哪願意將就。
那會兒還是太年輕,要換成現在,梁鳳霞覺得當初願意娶她的男人,哪個都比沈安民和肖建設強,有兩個家裡長輩還是小乾部呢。
不過現在後悔也無用,當時她就是覺得不好,跟嫂子關係不好,一心覺得她在坑她。
而父母有了選擇,覺得她可以用婚姻換來留在城裡很值得,那些男同誌條件也不差,就跟大兒媳說的一樣,兩全其美,為什麼不願意呢。
這種心態下,幾乎已經可以確定粱父的工作是給梁安了。
梁鳳霞氣死了,跟梁安大吵一架,吵到最後動了手,一巴掌把體弱的梁安給拍暈了。
這下沒得選了,就梁安這體質,去了鄉下種地,不知道有沒有命回來。
粱父果斷把工作給了梁安,梁鳳霞什麼都沒落著,要麼找個男人結婚,要麼下鄉。
她被父母的偏心氣昏了頭,死也不肯按照他們安排的路走,懷著滿腔怨氣自己去報了名,當了下鄉知青。
原本還想著要讓父母難過後悔心痛,他們對不起她,她吃的苦都是因為他們,全家人都欠她的!
然而去了上坎子村還沒一個星期,梁鳳霞就後悔了,可後悔也晚了,報了名想回來,他家誰也沒有這個本事。
本來還硬氣著不給家裡寫信,後來也不硬了,一個勁兒要錢要糧票要家裡寄東西。
梁鳳霞張口張得理直氣壯,她覺得家裡四個孩子,就她下鄉了,她被辜負了,父母偏心,兄弟對不起她,欠了她的,給她寄東西寄錢是應該的。
然而那會兒粱父梁母的工作都給了小輩,剛進廠的新人,工資都低。
而且梁母工作給的還是兒媳婦,韓臘梅拿了工資,頂多給家裡上交一點兒生活費,大部分都留下來了。
粱父梁母的收入被砍了大半,還要顧家裡,能給梁鳳霞寄的東西有限。
梁鳳霞覺得父母偏心還摳門,對不起她還舍不得給錢補償,梁家覺得她要錢要的太頻繁,家裡條件困難支撐不起,雙方都不滿意,後來信裡難免帶出來,寫了一些不好聽的話,關係更僵了。
這也是為什麼梁鳳霞破罐子破摔嫁給沈安民的原因,家裡不管她了,吃吃不飽乾乾不動,隻能找個人養著她。
這些過去的事,梁鳳霞已經很久沒想了,因為對她而言,都是不好的回憶。
但站在自家屋裡,看見多年不見的大哥,這些曾經在她腦海裡翻滾,時隔多年,再看過往,梁鳳霞覺得自己太傻了。
不管是留在城裡嫁人,還是後來下鄉,都不應該跟父母硬著來。
她父母其實吃軟不吃硬,尤其是對孩子,哪個孩子會撒嬌會示弱就更疼誰,她比大姐嘴甜會說話,父母就更疼她,小弟比她弱,父母就更疼小弟。
栽了這麼多跟頭,總算長了點兒記性,想到自己這次回來的目的,梁鳳霞努力平定心情。
沈魚現在根本不肯跟她接近,說話都不搭理她,她湊上去也隻是討嫌。
但她爸媽跟沈魚沒矛盾啊!老爺子老太太一把年紀了,要看外孫,沈魚能把他們攆出去?
這是她這幾天想了又想,從沈魚身上學來的經驗,沈魚能搬沈家人,她也能回來找她爸媽。
就算沈家人來了,她爸可是沈魚親姥爺,她媽可是沈魚親姥姥,她媽也沒做對不起沈魚的事,所有壞事都是她做的行了吧,大不了讓她爸媽當著沈魚的麵把她罵一頓。
反正她在沈魚麵前已經沒有麵子了,該丟的臉都丟光了。
沈魚對沈家那老兩口那麼好,沈家老頭老太,還沒她爸媽脾氣好,不知道哄了沈魚多少東西去。
上次來城裡,聽說沈魚帶他們又是吃又是買,還包了半場的電影票請他們看電影,一家子都是占便宜沒夠的。也就沈魚這沒人疼的傻孩子,人家對他好一點兒,他就巴心巴肺。
梁鳳霞想起來就後悔,但沈魚這性子是個機會,沈家老兩口能哄住他,她爸媽肯定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