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輝要和徐二郎說的,果真是回京和求娶兩件事。
關於回京,已經定下後日一早出發。這次他肯定不能單獨行動,要跟著兩位巡邊史一起啟程,這沒有什麼好說的。
至於求娶,李和輝是這麼說的,“我對翩翩的心意,士衡你和嫂夫人也該知曉的。我不敢保證翩翩跟了我一定不受委屈,但我可以保證,今生今世身邊絕無二色,不會在此事上給翩翩添堵。”
這是應有之意。畢竟時下雖然納妾的人家多,但那些真正鶼鰈情深的夫妻,也是容不得他人插足的。反觀這些人,都是一夫一妻恩愛有加。而且絕大多數大儒,也是隻有一個原配夫人。由此,男子這一生隻守著一個夫人過活並不是丟臉的事兒,反而是夫妻恩愛的象征。
李和輝又道,“我有意成家後與父母分開來過。我是次子,上邊有襲爵的兄長,分家後父母肯定跟著兄長過。”李和輝又苦笑著說,“分家後,翩翩雖然不用受婆婆的拿捏,但也有一點,就是我不再能享有莊郡王次子帶來的榮耀,屆時就是個身份普通的宗室,翩翩怕是要跟著我吃苦。”
吃苦算不上,隻是沒有之前風光罷了。
可話又說回來,那些依靠祖宗恩蔭得來的風光也都是虛的,要了是累贅,不要反倒一身輕。
男子漢大丈夫,隻要有本事,遲早也有封侯拜相的一天。也不是非得依靠家中的榮光,才能頂天立地,成為人上人。
徐二郎聞言再次點點頭,翩翩不是會在乎這些虛名的人。況且兩口子關起門來過日子,外在多麼花團錦簇都是錦上添花,隻有夫妻感情好,日子過得和美,才是實在的。
李和輝又道,“我的親事我父母不怎麼在意。”這話是真話,也是實情,可徐二郎聽在心裡仍舊覺得不是滋味。
父母和子女血脈相連,天生就有斬不斷的親密關係在。偏李和輝說出“父母不在意”的話,可見莊郡王夫婦對他確實是不在意的。而他,能這麼坦然的說出來,想來心裡已經不會對父母抱有期望,也不會再為此怨天尤人、痛苦不已。該說這是不幸中的萬幸麼?
“我的親事全憑祖母做主,隻要祖母準許了,這事兒就能定下。”
話說的簡單,可莊郡王老太妃眼光何其高,例數之前她給李和輝看好的人選,哪一個不是人品、相貌、家世和本人的能力全都是頂尖的。但凡其中一樣有瑕疵,老王妃都覺得是辱沒了自己的孫兒,都不帶同意相看的。
要老王妃看中翩翩,主動提出求娶,這何其難也。
但對不熟悉的人來說,要運作這件事情難如登天。對於從小在老王王妃的膝下長大,對她脾性了解勝過自己的李和輝而言,這事兒再簡單不過。
不過,這事兒心裡知道就可了,也不能說出來。畢竟“算計”一位老人家,尤其是一位全心全意為自己好,一點不求回報的老人家,這“算計”實在過了。
李和輝不願帶這頂帽子,隻能私下將自己即將進行的事兒,美化成要儘快滿足祖母的心願——成親生子,讓她老人家抱曾孫。
隻看結果是好的,就不要在意過程了。
反正不管怎樣,他心裡已經有了十足的算盤,能讓此事完全按照他的計劃進行。
想到這裡,李和輝心裡不是不激動。馬上要和翩翩定下親事,這是他這一年多來夢寐以求的事情。此刻他還有種飄乎乎的感覺,好似在做夢一般,這讓他感覺不真實,也愈發讓他想要儘快落實此事。
李和輝已經等不及要和徐二郎說,“我讓人看了黃曆,二月就有好日子,不如就將定親的事兒定在二月?”
可惜,還沒等他開口,徐二郎就像是窺知了他的心思一般,提前截住了他的話頭,“不管你有如何算計,你儘可實施。但我有言在先,若是此事敗露,這攀附權貴的名聲我是不會擔的。翩翩和你的親事你也不要再想。二來,我隻這一個妹妹,疼愛有加,不舍她早嫁,即便定下親來,成親也是她滿十八歲後的事情。你若急著娶嬌妻開枝散葉,自可再考慮彆的人選。若是認準了翩翩,那就得按我的規矩來。此外你還得潔身自好,否則,炎亭,我的手段你也是知道一二的。”
李和輝的麵色頓時就不好了。
他倒不是被徐二郎的威脅嚇住了。
作為徐士衡的知己好友,這人什麼脾性,有什麼手段,他不說全然知曉,也窺得幾分。對這個未來大舅子的本事,他一點都不懷疑。可他對翩翩的感情更深刻,因此不管士衡說不說這些威脅的話,他都會對翩翩“從一而終”。
真正讓他麵色為之一變的,是士衡說的那句,等翩翩十八再成親。
若是虛歲十八,哪還有些盼頭,可想也知道,士衡口中的十八,絕對是十八周歲。
翩翩如今才十四周歲,也就是說,哪怕今年定親,也要等到四年後再成親。
徐士衡真是殘忍至極!
李和輝幽怨的看著徐二郎,覺得這哪裡是自己的好友啊,怕是殺父仇敵也不為過。再等四年,他都二十四、五了,也就比如今的士衡小一兩歲而已。
可二十四歲的徐士衡已經兒女雙全,他呢,依舊是孤家寡人一個。
二十四歲還不成親,這就是在大齊朝,也是名副其實的大齡剩男了。
怕是屆時他真就成了朝堂上的笑話了。
心裡轉過“笑話”兩個字,李和輝紊亂的心思緩緩平複下來。
翩翩年紀比她小,她晚些成親無妨,可他當真二十餘歲還不成親,怕是祖母、皇上和太後都要催了。
若是沒有定親,沒有成親的人選,那再催也沒辦法。可若是親事已經定了下來,卻遲遲不能成親……屆時就要看看士衡能不能承受皇上和太後賜予的壓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