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我剛從晶凱大酒店過來,聽說昨晚大排檔查野生動物查得更嚴,連貓狗都不準上餐桌。”
哦,原來如此,羅宇生疑慮全消。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不再贅述。
至於張家人,就在當晚,張家大姑等不到李浩的答複,反而等來婆家人的電話:
“你做的醜事還不夠多嗎?今晚要是不回來,你以後就彆回來了!滾回你娘家做牛做馬去!我家容不下你這種黑心肝的貨!”
原來,張大姑丈夫在單位也收到一枚u盤,裡邊的內容和派出所的一模一樣。
如果泄露出去,張大姑丈夫在單位顏麵何存?
於是有了那通電話,嚇得張大姑瞬間啞了,趕緊收拾行李回家。走了張大姑,張家失去主心骨,張大妹又聯係不到李浩。
求助無門,一家人隻好捧著骨灰,哭喪著臉坐上返鄉的火車。
……
說回枯木嶺,一行人到家了,穀寧給大家煮了一鍋麵條。
吃飽喝足了,大家開始動起來。
今天太陽好,先把每間房的席子、被子啥的全部洗一遍,掛出庭院裡晾曬。
接著,大家齊心協力大搞衛生。
羅家院裡,屋子分前後兩棟,第一棟是用來遮擋風雨和招呼客人用的。
建築麵積是200平方,實用麵積是160平方。
從門口進入,左邊是一間客廳,右邊是藥房,各占四十平米。這是羅青羽在建房子的過程中擅作主張,忽悠外公點的頭。
老爸是同謀,他知道媳婦回鄉下蓋房子的目的,也知道媳婦正在自學藥劑專業。有一間寬敞的藥房既方便她學習,日後在家還可充當工作室,挺好的。
於是,等穀寧知道的時候,這棟房子已經蓋好了,把她氣得……
更氣人的是,在藥房麵向院門方向的牆壁上還開了一扇橫直的窗,古稱檻窗,亦稱半窗。
據說,這是水泥匠提供的建議。
用的是古代那種窗格,開窗的時候,將中間兩塊玻璃窗往兩邊一拉。真心講,坐在這裡可以把院裡的景致儘收眼底,意境極美。
錯就錯在,既然是給她的,為嘛從頭到尾沒人問過她的意見?她不再是一家之主了嗎?
“……都是她爸慣的,白白浪費四十平米的麵積。”穀寧和小年各提一桶水進來,一邊嘮叨心中的不滿,“唯一的好處就是打掃衛生方便。”
房裡隻有一張長木桌,和幾張竹凳、木凳和竹椅。
把它們倒扣桌麵擺好,然後直接往屋裡水一倒,再把水掃出來,地板乾淨溜溜,清爽怡人。
小年一點兒不嫌穀媽煩,微笑說:“阿姨和叔叔是真疼小青。”
“能不疼嗎?當年為了她我差點連工作都沒了……”小年是個健談隨和的孩子,不知不覺的,穀媽把他當成自己孩子般嘮叨起來。
說到小女兒,她不僅心疼,還頭疼、肉疼,全身都疼。
一直以為自己生了一個貼心小棉襖,沒想到是一把剔骨刀,正宗的賠錢貨,造孽啊~。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