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你比我聰明,”羅青羽理直氣壯道,“要是讓我教,做將軍呢,是甭指望了。孩子們將來能在武館當一名教頭,我認為就很有出息了,你覺得呢?”
她當年受過的罪,一定不會加諸到孩子們的頭上……不是不想加,而是沒那實力。
農伯年:“……”
細想想,她這話也沒錯,當年不止她受罪,他也相當的苦不堪言。教育問題真心不能靠她,還是自己靠譜些。
“行吧,”農伯年無奈地歎了一下氣,輕撫她的背,“明天我看看他們什麼性格,然後給他們訂個學習計劃……”
話音未落,隔壁房間傳出嬰兒的哭聲。
呀,孩子餓了,兩口子幾乎同時起身,急忙忙地去了隔壁的嬰兒房。
隔壁間,兩名月嫂在給孩子衝奶粉,葉喬和梅姨也匆忙趕來。
今晚原本是葉喬值班,婆婆梅姨一想到兒子回來了,在家睡不著,便留下來和葉喬作伴。
不累,乾活的主要是月嫂,她倆過來瞧瞧而已。
既然小兩口起來了,正好,小閨女直接躺媽媽懷裡吃得賊香,葉喬和梅姨則耐心地教兒子抱孩子、喂孩子。
農伯年上輩子抱過兒子,隔了幾十年有些生疏,但試抱幾下便得心應手了,被兩位媽媽直誇他很有做奶爸的潛質。
奶爸就奶爸,上輩子他想做都做不了,這種福氣不是誰都有的。
另外,三個孩子的名字已經取好了。
老大叫崔中林,寓意是將來出類拔萃,成熟穩重;老二叫農克明,希望他將來明辨是非,做個正直人。
老三原本取名崔青雲的,親爹希望她將來青出於藍勝於藍,前程遠大。可婆婆認為這名字太普遍了,光是她在帝都認識的孩子就有兩個,成年人一個。
後來,其中一位家長很不情願地替孩子改了名。
小兩口聽罷,覺得有道理,便改了,重新取名崔安之。希望她將來和母親一樣幸福安逸,且富有朝氣。
本來想給老三取穀家姓,將來名正言順的接管親媽的枯木嶺,免得將來又有人酸溜溜地說三道四。
可羅宇生和穀寧反對,理由粗暴直接,怕閨女的婆家有意見。即便現在明麵上沒有意見,萬一私底下有呢?公婆心裡有了疙瘩,不是讓女婿為難嗎?
夫婦倆讓她不要任性,穀家不差後代,羅家也不差。
而崔家人丁單薄,肯定渴望多子多孫。
農氏對女婿有養育之恩,讓一個孩子姓農無可厚非。
可為了接管枯木嶺而姓穀,那就沒必要了。隻要是羅青羽的親生兒女,山上的房子和農作物將來就一定是他她的。
村裡不是沒有外姓人,這麼多年了,不照樣相處和睦麼?
若有一天,大穀莊的新一代村民盯上枯木嶺執意要收回,那麼孩子姓不姓穀後果都一樣。
到時打官司就是了,該誰的歸誰。
另外,婆婆梅姨也說,她知道現在的年輕夫妻想法不同以前,很多二胎隨母姓,而以她的舊觀念當然希望三個孩子都姓崔。
如果兒媳婦讓老三姓羅,她無話可說,若是為了枯木嶺姓穀,真沒必要。
大穀莊也有外姓人,唯獨針對羅家的可能性不大。
要麼這樣,乾脆等孩子們長大了,讓他們自己決定姓什麼,到時再改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