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說不用送這些,隻送鐲子就好,你們偏不聽。”
這個你們,是指阿珍和他的爹媽。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做多錯多,不做不錯。送禮也一樣,送的東西多了總有一樣不合心意。
不如直接送最值錢的,聊表心意即可。
“不要在乎她說什麼,她就這樣,知道我們窮不想讓我們花錢。”阿珍心大,拿起橘子掰開嘗了嘗,接著眼睛一亮,往他嘴裡塞一瓣,“甜不甜?”
在彆人家作客,如此親昵的舉止使黃東略尷尬。
還好,隻有兩位保姆在,她倆正盯著寶寶們,不讓爬到外邊去,沒工夫留意他們這邊。
清香,清甜,像記憶中的味道。
隱約記得,兒時吃的水果果香味濃鬱。如今的水果要麼索性不甜,要麼甜膩甜膩的,總感覺缺點什麼。
“確實比咱們家的好吃。”黃東不得不承認,心疼地瞅瞅果籃,“沒想到,咱花這麼多錢買的水果,在人家這裡倒成了‘雞肋’……”
吃吧,不好吃;扔吧,舍不得,難怪主人家方才一臉的無奈。
“可惜爸媽和兒子他們回去了,吃不著。”阿珍一臉惋惜,遇到好東西,首先想到孩子們和老人,“要不這樣,咱們把水果裝箱給他們寄回去。”
黃東斜睨媳婦,“你還真打算吃不完兜著走?人家那是客套話。”
矜持啊老婆,給他留點麵子,人窮誌不短。
“她給,我就拿。”阿珍笑嘻嘻道。
夫妻倆正聊著,羅青羽提著一個精美的環保紙袋出來了,裡邊是給他們的回禮。
“這些玉墜、玉鐲是我之前訂簾子的時候,一時衝動訂回來的,索性給你們孩子戴著玩吧。”羅青羽從裡邊拎出幾個大小不一的盒子,打開盒蓋讓他們看看。
不僅有玉,還有適合男士佩戴的木珠手鏈。
“這條是檀木珠手鏈,我乾爸有點藏物控。以前出差或者旅遊,看見喜歡便隨手買回來了。”
關鍵是,買回來的大部分他不戴。隻從中挑出最喜歡的,剩下的推給妻子葉喬,讓她處理。
扔是不可能扔的,葉喬把它們整理好,留著送人。
羅青羽見黃東的手腕空空的,便打電話問過乾爸乾媽,他倆讓她隨便拿。乾爸還特彆強調,那些手鏈都是他親自拿給大師們開過光的。
不開光的,他不會拿回來,在路上把玩兩天就扔了。
“我乾爸比較強調儀式感,他說,沒有經過儀式洗禮的物件,那就是一件死物,沒什麼價值。”羅青羽對夫妻倆說,“也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彆嫌棄。”
檀木手鏈開過光,玉墜、玉鐲可沒有。小兩口若介意,可以自己找人開光。
阿珍夫婦哪敢介意?根本不敢收,這些回禮比他們的貴重多了好嗎?
“來而不往非禮也,你們不敢收,那我怎麼敢收你們的禮物?”羅青羽半開玩笑道,“快拿著,除了我乾爸的手鏈有些珍貴,其餘的都是小物件。”
黃東的壽命比阿珍的短,送手鏈純粹是給他的一個祝福。
區區一檀木手鏈,即便開過光,也無法改變一個人的壽數,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