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岸邊,梅姨、葉喬和穀寧居高臨下,衝著荷塘裡的男士們指點江山。
“哎哎,魚啊魚啊,小羅,遊你那邊去了……”葉喬急得想自己下去捉魚。
“咦?阿寧,剛剛那是泥鰍還是蛇?”梅姨指著一個方向疑惑道,方才有條什麼一閃而過,看不清楚。
“泥鰍。”穀寧十分肯定。
因為,塘裡的魚苗是老羅和農學升放的,泥鰍不是,它自然而然的出現在荷塘裡。去年抓魚時,他們抓到幾條泥鰍,一開始也以為是蛇來著。
無論是魚、泥鰍和蓮藕,都是隨便挖挖,隨便抓抓。
抓多少吃多少,不用趕儘殺絕,等到來年又是魚藕滿塘。
像挖藕這種臟累活,自然是男人們上了,包括崔老。這是家庭娛樂節目,不讓外人插手。兒子們在外地工作,婦人們笨手笨腳的,隻好他們幾個上陣。
哦,對了,今年有兩位年輕人幫忙。一個是阿蓋,一位是解君寶。
解君寶到雷公山幾天了,今天和丁大爺一起來拜訪羅家。
因他之前答應過阿青的邀請,可他沒有她的手機號。娜娜有,而她不大喜歡他,解君寶不想自討沒趣。便打算進村向村民打聽她家的地址,摸索前往。
這些年輕人的倔強,讓丁大爺十分無奈。想著好久不曾到羅家坐坐,便直接陪他走一趟。
他們來的時候,恰好碰到羅家幾位長輩挖藕。
都是老人,唯一的年輕人阿蓋又是個動輒大驚小怪、大呼小叫的城市青年。作為座上賓的解君寶見狀,實在看不過去了,自告奮勇下塘幫忙。
丁大爺不下,站在塘邊和女士們一起看熱鬨。
有膽識的年輕人就是不一樣,解君寶在塘裡,無論是挖藕、抓魚和泥鰍,手到擒來,一抓一個準。
和他相比,阿蓋遜色多了,看得池塘邊的小湯圓幾次捂臉,不忍心再看。
“哈哈哈,還是君寶厲害。阿蓋啊,你要學著點。”農學升笑嗬嗬道。
“哎。”阿蓋也不惱,謙遜地向解君寶討教。
其實,幾位長輩的抓魚功夫好不到哪兒去。除了羅爸手腳靈敏利落,農爸和崔老上山釣魚還行,抓魚的功夫連阿蓋都比不上。
這不,農爸一取笑阿蓋,立馬遭到池塘邊的女士們的群嘲。
一時間,荷塘邊熱鬨非凡。
看了一陣子熱鬨,見孩子們有點瞌睡,羅青羽便和小湯圓推著車車回到禪意小院休息。
把孩子推回嬰兒房睡覺,由保姆們看著。
走廊下,羅青羽和小湯圓看著網絡上的信息。不過,兩人看的內容各有不同。
小湯圓關注的是青舞的消息,在青舞生娃期間,新秀層出不窮。
有一位舞蹈基礎較好的帝舞學院的女生,在網上秀舞技,博得小青舞的稱號。她衣著的風格與青舞類同,背景一向以實景+雲霧繚繞為主,仿似仙女下凡。
衣著沒得說,古舞的衣著本來就大同小異。
而她和青舞之間最明顯的區彆在於,她是走仙女路線的;而青舞是一舞成名,她的《神跡》依舊是舞蹈新生模仿學習的對象,因此被網友謔稱真女神。
可青舞生娃退隱了,小仙女上線,僅在半年之內,粉絲數量迫近百萬。
被人稱小青舞,可想而知,大家對她的期望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