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寧嘗試相勸。
妹子年輕時不懂事,性子彆扭,行事欠考慮。如今年紀大了,偏激的想法理應有所改善。
其實,她這妹子勤快能乾,又能吃苦,且熱愛生活,將來一定能找到一位知她疼她的人。
一輩子那麼長,何必自暴自棄,讓自己活得如此卑微?
“姐,你忘了,我那前夫是什麼德性?”穀婉婷苦笑,“他除了我的孩子,又和其他女人生了兩個。一旦知道我離婚了,還有自己的房子,不想方設法從我這兒套錢才怪……”
即使他見不到她,大可以利用兒女讓她心軟,讓她妥協,讓她大筆大筆地往外掏錢。
“一步錯,步步錯,從我生下第一個孩子開始,我就已經回不了頭。”穀婉婷對自己的前半生苦笑了下,“姐,你不用操心我,我很滿意現在的生活。”
真的,出入有車,在零用錢的範圍內,給孩子買名牌衣物和生活用品,她眼睛不帶眨一下的。
和閨蜜、或以前的老同學老朋友提起自己的生活日常,眾人羨慕不已。
每每看到閨蜜們、朋友們在婚姻中,為錢,為柴米油鹽吵得不可開交,她便深感慶幸。
說句心裡話,她以前特彆羨慕二姐的生活。出入有車,有錢隨便花,兒女有出息,姐夫安分守己不偷食。
做女人,能活成二姐這般,那得是多大的福氣?
而如今,她已經擁有二姐的生活水平。除了沒有一個像姐夫那樣的男人,其他方麵幾乎是同等的水準。
至於保鏢,二姐也是近兩年才有;自己尚年輕,保鏢什麼的,或許將來也會有。
還有孩子,俗話說,寧欺白須公,莫欺少年窮。
自己的孩子多,並且尚年幼,誰敢說他們的成就一定不如二姐家的?二姐、二姐夫當年拚死拚活,不就是為了給一雙兒女的將來鋪路嗎?
所以,她對自己的丈夫沒有什麼不滿的。
穀寧聽罷,還能怎樣?除了歎氣,彆無他法。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隨她吧。
故而,當女兒在海城的另一端呼喚父母時,夫妻決定陪閨女出去玩一天,趁機放鬆,緩解一下這兩天在小姨子家生的鬱悶氣。
得知外甥女來了,穀婉婷驚了一下。
今天之前,她的確很想見外甥女一麵,可是,當這個機會真的來臨,她退縮了。
麵對二姐、姐夫的邀請,穀婉婷搖頭兼擺手,堅決不去。等二姐、二姐夫離開,她丈夫滿臉不解:
“為什麼不去?”
難得妻子的娘家人到訪,他打算放她兩天假,讓她和家人聚一聚到處遊玩一番的。
“你不懂。”看著二姐的車子離開的方向,穀婉婷既有幾分想念,更多的是恐懼感,“我那外甥女有點……”
邪門。
她目前過得很幸福,實在不想從外甥女的眼裡看到一絲憐憫或其它悲劇形式的眼神。
“有點什麼?”丈夫不解。
“有點嬌氣,我看不慣她,她看不慣我……”
她不敢看對方的眼睛,對方大概也不想看她,不如不見。